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任晓雯《浮生二十一章》:好的汉语如何成为可能


    “我希望在细微处撕开裂口,向小人物背后的浩大历史发出召唤。”在5月26日“好的汉语如何成为可能——从《浮生二十一章》谈起”新书活动上,《浮生二十一章》作者任晓雯这样说到。活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SKP RENDEZ-VOUS 书店、凤凰网文化、一点资讯、北京阅读季联合主办。现场,任晓雯与作家张立宪、《浮生二十一章》插图作者王小就如何讲好故事以及在写作中“好的汉语如何成为可能”等话题展开讨论。本次活动由青年诗人、作家侯磊主持。
    语言,是识别作家任晓雯的第一道密码,任晓雯的语言像被机关枪的子弹穿透,冷硬且脆。《浮生二十一章》是她在《南方周末》上连载的短篇小说系列精选,材料源于对上海芸芸众生的采访记录,聚焦小人物命运,多是悲情故事且结尾出人意料,兼备生活细节的笃实与文学想象的自由;语言文白融汇,精炼筋道,被认为是“篇篇沉重,句句耐品”。
    同为写作者,在侯磊看来,《浮生二十一章》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首先小说写的都是上海的市井故事,或者说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篇幅不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各自成就一段故事。任晓雯关注到这些城市里的无名者,并用小说的方式将他们记录下来。其次,任晓雯在《浮生二十一章》中运用了大量的上海方言,并融合了古汉语的一些词汇和表达方法,非常有创意。
    张立宪谈到,《浮生二十一章》写了21个人物,这些人物加起来构成了“任晓雯”这个整体,他们实际上都是作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呈现以及对人性的理解。而关于任晓雯选取市井小民作为主角,张立宪认为,文学不同于新闻,在文学中,不一定只有当了国王的人才是国王,才有书写的价值;虽然一个普通人的一言一行只会影响他家里的一粥一饭,但在小说里,一个普通人的史诗感不会因此而减少分毫,甚至绝不亚于一个国王。对任晓雯而言,这些故事里的普通人就是她笔下的国王。
    王小也表达了相近的感受,他说,当下是文学资源极为丰厚的时代,不一定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故事才能让读者激动。读任晓雯《浮生二十一章》,会让他想起周边的很多亲人朋友,唤起当年不曾注意的东西。这本书让他感受到文学真正的力量,那就是关注生命,关注他人。
    任晓雯坦言,书中21个人物的生活背景选择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希望能从中窥见上海几十年的变迁。然而,这本书本质上是反故事性的,没有将每个人写成一段传奇。她写的都是世间最普通的人,探究的是这些普通人的情感里那些有待发掘的丰富内涵。在她看来,最重要的不是故事如何离奇,而是细节和文字质地,这两者构成了小说的根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