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近200件历史名园文物吸引“怀旧”观众


    原标题:近200件历史名园文物吸引“怀旧”观众
    《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自5月18日起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出了来自颐和园、天坛等11家市属历史名园的近200件文物。
    据统计,5月18日至26日,展览参观者达39871人次,现场开展讲解70场次,服务近3000人。
    天坛铜鎏金编钟展示礼乐文化
    《园说》展览精选了天坛公园收藏的祭祀礼器、乐器等文物精品。
    在展览的第四单元《百年公园旧貌新颜》部分,一枚来自天坛的明代铜鎏金编钟在1900年“庚子事变”中被八国联军掠走,漂流至印度。1994年,在编钟被掠走近百年之际,印度陆军参谋长乔希上将来华访问,向我国交还了这枚编钟。它被标定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移交天坛保管。
    颐和园送展文物创展览多个“之最”
    颐和园送展了70余件展品,其中4件文物堪称本次展览中的精品。
    位于第三单元起始位置的兽面纹三牺尊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为商代时期青铜祭祀用礼器,体型硕大,是本次展览中历史最悠久的文物。
    乾隆御题青玉云龙纹瓮则是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最大的单体玉雕文物,在清代为祭祀酒器。这件青玉云龙纹瓮为一整块巨大的青玉,随形雕制而成,内膛呈现出海棠形,外壁浮雕海水云龙纹饰,内底琢刻乾隆皇帝隶书诗文,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在“三山五园 移天缩地”展厅中央展出的缂丝无量寿尊佛像图轴,长宽分别达到近7.5米和4.5米,是国内现存同类文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缂丝文物。整幅缂丝画工精细,颜色艳丽,并且有乾隆皇帝的五方印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本次展出为这幅巨大的缂丝图第一次对公众展出。
    寿皇殿宝坊匾芯“失踪”六十年首次亮相
    此次展出中,一件来自景山寿皇殿的宝坊匾芯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
    景山公园寿皇殿宝坊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景山山北的第一组建筑,也是北京皇城内仅存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三面宝坊,为四柱三间九楼式宝坊,每个宝坊正反面均有牌匾,宝坊原匾额均为乾隆皇帝亲自题写。
    1947年,三座宝坊进行修缮,用木质替换了原有的石质匾芯,但没有任何档案记录被替换的匾芯被如何处理,原来的石匾芯就这么不知所终了。直到2009年公园在清理库房时,意外发现了三块石质匾芯,至此,“失踪”了60多年的寿皇殿宝坊匾芯终于重见天日,并在本次展览中首次亮相。
    《浏阳二烈遗念》见证历史变革
    在展览现场,琳琅满目的文物之间,一块看起来粗糙原始的长形“石槽”显得格外突兀。这是香山出土的引水石渠的一部分,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修建静宜园时制成。
    据策展方介绍,香山引水工程后对京西园林、寺观的造景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是香山引水工程成就了三山五园的辉煌壮丽。通过一段引水石渠,我们看到了古人在理水、用水方面的智慧,也展现出中国园林对周边环境的关照与利用。”
    北海公园收藏的《浏阳二烈遗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浏阳二烈遗念》作品中的“浏阳二烈”特指两位维新志士唐才常和谭嗣同。作品底图为谭嗣同就义前所藏,梁启超先生获得之后,在上题写了奠文,作为对蔡锷将军和唐谭两位烈士的纪念。《浏阳二烈遗念》的年代并不久远,但这幅作品将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黄遵宪、蔡锷五位对中国近现代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联系到一起,成为中国历史变革的一个缩影,此后作为一级文物成为北海公园园藏文物珍品。
    此次展览中,北京植物园选送了清代大藏经和明代大藏经各一函作为参展文物。其中《乾隆版大藏经》以明《北藏》《南藏》为底本,比明刻诸藏更具有时代特征,堪称佛教经典的总集,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