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艺术漫谈 >

缺了这些书,电影会否大打折扣


    2018年7月8日,为纪念布克奖创办五十周年而颁发的金布克奖在英国伦敦揭晓,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凭借《英国病人》获奖。这并非《英国病人》首次获得殊荣,小说在1992年出版后就拿到了当年的布克奖和加拿大总督奖。1999年英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将小说搬上银幕,这部由拉尔夫·费因斯、朱丽叶·比诺什等一众明星出演的同名电影在第6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囊括了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护士安娜、失去拇指的男人卡拉瓦乔、印度士兵基普和躺在床上的英国病人居住在圣吉罗拉莫别墅中。在战争中以偷窃为生的卡拉瓦乔失去拇指后终日依靠吗啡过活;从遥远国度前来参战的基普负责拆除炸弹,他的生命始终悬挂在导火线上;失去父亲和丈夫的安娜则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英国病人的身上,希望借此逃脱战争带来的阴影;而因全身烧伤躺在床上的英国病人没有面孔,没有身份,也没有过去,这具躯体背后的灵魂几乎从不主动开口谈论自己。
    “圣吉罗拉莫别墅是为了保护凡人不受邪恶的侵犯才建造的,看起来像座围城,大多数雕像的四肢都在最初几天的轰炸中被炸飞了。房子与风景之间,炸毁的建筑物与大地上炮火的残留物之间,似乎都没有多少清晰的界线。”
    满目疮痍的别墅是他们精神和生活状态的写照。残疾的人失去了他们的拇指和清晰的容貌,健全的人却再也无法找回完好如初的灵魂。圣吉罗拉莫,他们借此将自身从火光冲天,如炮弹般呼啸而去的历史中拦截下来,这栋别墅成为了精神壁垒。翁达杰用接近意识流的叙事风格和多变的人物视角讲述了躲藏在壁垒中的四人各自背负的经历和他们之间微妙多变的关系。
    熟悉小说原著的读者或许可以发现,电影版的故事和主题只是抽取了原著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一部分。这也就不难理解,翁达杰在领取金布克奖时所说的那句话多么谦逊:“我清楚自己能拿到这个奖,大部分是他(安东尼·明格拉)的功劳。”
    安东尼·明格拉基本保留了原著的人物结构和人物背景,但和原著相比,他只是较为粗略地展示了除英国病人之外其他三人过去的经历,着重讲述了英国病人背后引人瞩目的爱情故事。而原著中依托印度士兵基普探讨的种族问题和殖民主义带来的精神创伤,以及战争中信仰的建立与破灭几乎消失不见,笼罩全书的个体在时代裹挟下复杂多变的心绪和因无力对抗催生出的渺茫感也被相应地弱化。
    撇开《英国病人》在改编过程中的取舍问题,小说和电影依旧共享着某些不容忽视的线索,其中之一就是那本由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这本西方古代第一部历史学巨著成为了电影和小说中现时与过往记忆的交汇点。
    在电影里,镜头对准散落在地上的《历史》和书中夹杂的各种杂物后,画面第一次浮现出英国病人与凯瑟琳相遇的场景。紧接着,凯瑟琳在篝火之夜讲述《历史》中关于坎道列斯和他王后的故事——它也暗示了英国病人与凯瑟琳之间曲折的爱情经历。而影片接近尾声的部分,受伤的凯瑟琳孤身一人躺在泳人洞穴中,漫长的等待中,她依靠微暗的灯火在《历史》的空白处写下对爱人最后的告白,当灯火完全熄灭时,画面变暗,凯瑟琳最后留给观众和英国病人的是一声微哀的叹息。
    “我们带着对爱人和部落的记忆死去,口中是曾经吞咽过的无穷滋味,怀中是曾经相拥的身体,这身体仿佛智慧之水,任我们一头扎入、畅游其中,还有大树般的文字,曾经的攀爬流连,以及无数的恐惧,如一个个岩洞,却正是我们避难藏身之处。”
    希罗多德的《历史》从吕底亚人的崛起一直讲述到希腊军队进攻小亚细亚。这段记录了无数战争、反叛和死亡的过去,在护士安娜向英国病人读出那封告白信的过程中却变得式微。因为恋人们跨越生死的爱,从不起眼的空白页中宣泄而出,吞并了《历史》,淹没了泳人洞穴,和凯瑟琳脖子上名为斯普鲁斯的海峡:vascular sizood.
    类似于《英国病人》这样,借书籍在电影中“穿针引线”的例子并不少见。2002年上映的电影《时时刻刻》在结构和内容上都依靠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代表作《达洛卫夫人》来搭建。
    《时时刻刻》围绕三个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女性展开。生活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家伍尔芙;二战末期的家庭主妇劳拉;由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生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同性恋女子克拉丽萨。导演史蒂芬·戴德利通过让影片中的伍尔芙写作《达洛卫夫人》,让布朗阅读《达洛卫夫人》,沃甘过着一种达洛卫夫人式的生活将三个女人串联在一起。事实上,戴德利的这种结构正是对小说主角、作家、读者之间微妙关系的参照。
    《达洛卫夫人》是伍尔芙完成于1925年的作品,这部以达洛卫夫人举办生日宴会为核心,描述当时英国社会各层阶级人物面貌的小说依旧融入了伍尔芙对现代女性主义的思考以及对意识流写作的探索。《时时刻刻》虽说并不是对《达洛卫夫人》正统意义上的改编,但在主题上却近乎完美地传承了原著的精神面貌。这既得益于他利用小说和主角、作家、读者的隐藏结构为影片施加让人信服的因果关系,还归结于在克拉丽萨这一现代角色身上植入了伍尔芙对达洛卫夫人的情节安排。克拉丽萨遭遇前夫,经历好友自杀等关键桥段基本都符合小说文本。
    除了依托书籍在叙事脉络或结构上作文章的电影,2016年上映的法国电影《将来的事》是借书籍凸显影片主题的绝佳案例。
    《将来的事》由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讲述了一位家庭幸福美满的哲学教师突然面临婚姻破裂、母亲去世、与学生产生哲学理念上的分歧等一连串困境时如何渡过难关的故事。这是笔者近年来重看次数最多的一部电影。
    托马斯·品钦曾在其小说《葡萄园》中写道:“这是一个新的阶段,危险而现实,像做爱、生孩子、动手术一样,更臻成熟,也通向一个秘密:生活就是百折不挠的奋争,要奋争就会有死亡。而那些还在为这个秘密奋争不已,还没有而且常常一辈子也无法洞悉这个秘密的人,不管年龄大小,都永远是孩子。”
    《将来的事》不仅提出了特定年龄阶层在面临现实及精神困境的时候如何为自我寻找出路的问题,同时还追问了当一个人洞悉了婚姻、死亡、家庭这些世俗规则,洞悉了品钦笔下的“秘密”时,那些由艺术和哲学引导的形而上学是否可以为这个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撑,或者现实中的解决方案?
    影片中,哲学教师娜塔莉去参加自己母亲的婚礼,台下坐着她离婚的丈夫,女儿和儿子。她打开了十七世纪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著作《思想录》,开始朗读其中的一段——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并且使我困惑的,我瞻望四方只看到晦暗不明。大自然提供给我的无往不是怀疑与不安。如果我看不到任何可以标志神明的事物,我就会做出反面的结论;如果我处处可见创造主的标志,我就会在信仰的怀抱里心安理得。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可否定的太多可确定的又太少,于是我便陷入到一种可悲泣的状态;并且我曾千百次希望过,如果有上帝在维系着大自然,大自然就会毫不含混地标识他;如果大自然所做的关于他的标示是假的,那么大自然就会把它们彻底勾销;大自然要么说出一切,要么一言不发,从而让我看清我应该追随哪一方。反之,目前的我却茫然于我是什么以及我该做什么,我既不清楚我的状况也不明白我的责任。我全心全意想要寻找真正的美在哪里,以便追随它;为了永恒的缘故,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段引用完全可以看作是彼时娜塔莉的心路历程。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对自身持有的信仰进行质疑,进而在迷茫的心境下重新将自己坚定地交回到对美和永恒的追求中。这并非结果,也并非答案,而是一种延续,一种就算身处困境不知所措但对美和永恒依然抱有信任的延续。影片的末尾,娜塔莉抱着自己的孙子轻声哼唱,一切戛然而止,却又不言而喻。
    当然,更多时候书籍出现在电影里只是为了增加角色和影片的趣味性,或者用于凸显导演的个人喜好。诺兰在2014完成的影片《星际穿越》中就“显摆”了一次自己的阅读品味。墨菲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是诺兰精心挑选的,其中有马尔克斯的巨著《百年孤独》,后现代主义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博尔赫斯的《迷宫》以及号称当代英国“文坛教父”的马丁·艾米斯的《时间箭》。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诺兰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书的看法,例如,他称自己在马德琳·英格的《时间的皱纹》中第一次接触到多维空间,也因为《万有引力之虹》是最优雅的书名而将它摆在书架上。
    出现在《将来的事》中的《思想录》其实也是已故法国电影大师埃里克·侯麦的心头好。在其电影作品《慕德家一夜》中,侯麦就让男女主角进行了一场关于帕斯卡尔的对话。他还曾在1965年邀请了一位哲学家和神父进行对谈,就此拍摄了纪录短片《关于帕斯卡尔的对话》,据闻此片也是为拍摄《慕德家一夜》进行的前期准备。
    最后要提到的是,哪怕这么多电影中出现了书籍,依靠书籍来进行主题、风格和结构的形成。可这么多书加起来恐怕都没有雷·布拉德伯里在其科幻代表作《华氏451》中烧过的书多。在他笔下,以焚书为目的的消防员曾烧毁过堪比私人图书馆规模的书籍。而且还不止一次。因为他的《华氏451》曾两次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是1966年由弗朗索瓦·特吕弗搬上银幕,一次是2018年由拉敏·巴哈尼改编拍摄。
    布拉德伯里出版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这本反乌托邦小说就已经寓言了当下主流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走向。消费主义横行霸道,人类对智识的向往愈渐晦暗,而书籍的消失只是这万千变化中的一小部分。这一点特吕弗和巴哈尼都没有拍出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