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起跑线》的剧照海报。影片讲述了一对中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视觉中国 新华社专特稿 印度电影《起跑线》最近正在中国热映。 《起跑线》用夸张手法讲述一对中产夫妇费尽心思为女儿“择校”,反映印度家长为子女学业“痛下血本”的社会现实。看来,印度家长也有“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 不求“学区房”但求上私校 “印度没有学区房概念,”在孟买南部从事房地产中介服务的莫希特·拉姆钱达尼说,“只要你能保证按时到校,对私立学校而言,你住哪儿其实无所谓。在孟买,人们不会因为孩子想上一所学校,就把房子买到学校附近。别忘了,这里一般人家至少有两个孩子,如果一男一女,可能要分别上男校和女校,难道还要买两套房?孟买房价可不比北京、上海低。” 区分印度教育质量的不是“学区”,而是公立和私立两套学校管理体制,而家长选择学校的依据,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有钱就去私立学校,没钱就去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因为教育质量、设施不一样,收费水准大不相同,一年学费折合人民币从1000多元至几万元,一般水准大约10万卢比(约合1万元人民币)。按照印度媒体报道过的数据,月收入达2万卢比(2000元人民币)可算是印度“底层中产”。 拉姆钱达尼说:“在孟买,一般只要付得起学费,就可以去想去的私立学校。” 以拉姆钱达尼所服务的孟买南部戈拉巴地区为例,方圆5公里内有6所私立学校和一所大型公立学校。6所私校中,有纯男校、纯女校和男女混合学校,收费水平差别很大。 伊沙安·谢蒂是私立的G.D.索马尼纪念学校7年级学生。在距他家更近的地方有另一所私校,名为学者中学,收费比索马尼低。为何舍近求远?伊沙安说,因为索马尼有大操场,其他设施也相对较好。 因为类似原因,另一个孩子利蒂放弃与住处相隔一条马路的索马尼学校,选择就读离家更远的“教堂与约翰·康农学校”,即南孟买收费最贵的私立学校之一,学费是一般私校的3倍。利蒂说,“这是南孟买比较有名的学校,教学很好,入学需要提前登记,还要考试;如果暂时没有学位,只能慢慢等”。 没有“小升初”但要拼高考 印度教育体系采用小学—中学12年学制,中学不分初、高中,且很多学校属“12年一贯制”。小学和中学自然衔接,没有“小升初”或“中考”,决定升学与否只是门槛较低的期末考试。 学者中学的老师乌米什·沙阿介绍,“只要不是三门主课考试不及格,就可以顺利升入中学”。主课有数学、英语文学、英语语法、科学和社会研究等。在孟买,所谓及格是百分制试卷过40分。 印度“高考”是教育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每年都有大约1000万人参加。印度著名高校,如印度理工学院和尼赫鲁大学,录取率相当低,只为成绩绝对优异的学生准备,绝大部分学生不会把它们当成志愿。 大部分高考生的目标相当现实:考一所普通高校,学点专业技能,毕业后参加工作。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穆丝坎说:“我想考一家医学院,毕业出来后从事医务工作。在印度,医生的社会地位很高。” 男生马南就读“普通”私校学者中学。他的母亲说:“印度高考竞争太激烈。我们家马南喜欢板球,想成为板球运动员。我们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她对孩子的未来不显得特别焦虑。 公私分立制度强化阶层分化 印度家长们真这么“知足”? 影片中文译名为 《起跑线》,英文名为《Hindi Medium》,直译是“印度中产”,关注的是印度中产阶级难以逾越现状:既无法挤进“上流”、也不愿融入“下层”的尴尬。 对印度观众而言,这部电影戳中的“痛处”是社会阶层固化现实。印度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文化,阶层固化问题一直存在,而现有“公私分立”教育制度不仅无力消解阶层固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强化这一现实。 影片中主人公夫妇为孩子费心“择校”,不惜从“扮土豪”到“装穷”,片中“母亲”一句台词显露这种“焦虑”的背后动机:“学校就是阶层”。 在孟买的公立学校,老师授课用印地语,英语只是一门课;而在私立学校,一律采用纯英文教学和英文教材。这一差别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求学的路能走多远。在印度,想借子女教育实现阶层跨越十分困难,就像影片所展示的那样,主人公夫妇“扮土豪”或“装穷”都行不通,即使穷人家孩子借助“贫困生名额”进私立名校,也会因消费水平等种种隔阂无法融入所谓的“上流”圈子。 既然“焦虑”改变不了现实,不少印度家长无奈之余,似乎“乐天安命”。 中国哲学家庄子所说“得意忘言”,意思明了,不必明说。电影语言亦如此。这部印度《起跑线》中不仅显现“虎妈猫爸”的教育理念冲突和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也揭示靠教育“起跑线”难以改变贫富分化“终点”的社会现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