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书法和绘画原为彼此独立的文艺形式,可宋元时期的士大夫文人在创作实践中把这几种文艺形式有机融为一体,相互辉映、相互补充——用诗歌抒发情感,在书法中感受风骨,于...
在过去百多年的审美与文学理论之中,无论中西方,“体验”这个词都是离不开的基本范畴。但这个词有一种魔力,对这个词的每一次使用,我们都大致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无法细究...
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京东图书、听道沙龙在京举行了一场题为“当代女性面临的诱惑、困境与突围”的对谈活动。出席嘉宾有法国“龚古尔奖”获奖作家蕾拉·斯利玛尼,中国当代作...
明代词史约有四派,即明初遗民词派、明前期吴门词派、晚明艳词派和早期柳洲词派。 明代词史的“四派” 明初遗民词派,主要成员有谢应芳、倪瓒、梁寅、邵亨贞、邾经、顾阿瑛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始出现由过去偏重“文学”研究和“内部”研究向“史学”与“外部”研究转移的倾向,即从传统上侧重于单纯的作家作品研究转向综合诸如党史...
几年前,祁志祥教授来京时到我家看望我,说起他一直保留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写给他的所有信件。而我也在他来之前,将我保存的那段时间里他写给我的几十封书信整理好,在他来看我时...
审美是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问题是——什么是审美的观看? 这是美学最核心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居然没有共识。在十八世纪之前,无论中西方,都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
编者按 本文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在“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柳青离开我们马上就要四十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留...
随着网络的兴起与发达,大量散文汹涌而来,呈现出无比兴盛、繁荣的景象。但是,在兴盛与繁荣的背后,有多少散文真正具备文学性?而一些所谓散文,违背了本应信守的真实性原则...
尽管大家对文学批评的文体意识莫衷一是甚至谁也说不清楚,但似乎强调批评的文体意识肯定是正确的。于是,从80年代至今,文学批评一出现问题,文体意识就一定适时地被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