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学—史学—地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重构

    2018-04-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始出现由过去偏重“文学”研究和“内部”研究向“史学”与“外部”研究转移的倾向,即从传统上侧重于单纯的作家作品研究转向综合诸如党史...

  • “专业主义”及其超越——从文学研究到当代中国学术

    2018-04-19

    1 从古典小说研究的门槛谈起 近日,苗怀明教授的新作《说说红学研究的学术门槛》(下简作“苗文”),引起我的注意。本来学术研究的门槛这种问题,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谈的,但拜...

  • 帕斯捷尔纳克的“诗人的散文”

    2018-04-18

    帕斯捷尔纳克因“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在叙事文学——散文创作方面的实绩,却一度被作为“纯粹抒情诗人”...

  • 批判艺术中的模仿逻辑

    2018-04-18

    批判艺术源自于现代的批判精神,用艺术作为批判武器,强调对现实的干预作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思考,首先是艺术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其中介是艺术家的创作...

  • 江苏新诗发展的理路和气度——读《江苏百年新诗选》

    2018-04-18

    近年来,关于新诗“百年”、“地方性”的话题热了起来,胡弦、王珂、何同彬、傅元峰等编选的《江苏百年新诗选》应运而生。诗选分为上下两卷,近千页,共收入309名诗人的598首诗...

  • 里下河文学空间初步——以汪曾祺为中心

    2018-04-18

    汪曾祺是“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标志性人物。对一个作家只能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中写作,汪曾祺有相当自觉的认识,他对里下河平原一带的民风民情有透彻的了解,写作的主要题材和素...

  • 文学批评要顺应时代改变策略

    2018-04-18

    在新时代,文学批评理应有新变化、新作为、新格局、新气象,其要义有二:一是回归文学批评本体,使文学批评更加符合自身的内在规定,还批评于批评;二是使文学批评具有“新时...

  • 论新时代文艺的现实与审美

    2018-04-18

    新时代的文艺要把创造性、创新性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考察作品是否“以人民为中心”以及是否继承了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标准,在经济元素能够掌控文艺的时候是否能坚持...

  • 卡夫卡素描与中国彩色木刻艺术间的关联

    2018-04-18

    德语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的笔记本中,留有许多素描。在《论文字学》中,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将文字的最初形式之一定义为描述对象本身的寓意性的图...

  • 扎实推进中国古典学建设

    2018-04-18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在2017年1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了《由根本问题入手构建中国古典学》一文。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也有粗浅的理解。 在西方,古典学是名副其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