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杨义:京派和海派的文化因缘及审美形态

    2017-11-10

    一、现代文学文体建设时期的流派 文学是历史文化的一种生命形态,每个时期都有它每个时期作为一种生命的发育阶段和关注的焦点。从1917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它首先关心的是文学...

  • 贺照田:后社会主义的历史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变迁

    2017-11-10

    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历史与观念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进一步厘清八十年代“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些论题的特定历史内涵;一方面欲通过指明这些在八十年代特...

  • 樊星:当代小说与神秘文化

    2017-11-10

    内容提要 :1980年代以来,当代许多作家写梦、写幻觉、写直觉,写民间神秘文化,写人生如迷宫的感悟,体现出了“东方神秘主义”的风采,同时也昭示了当代作家世界观、人生观的...

  • 杨义:鲁迅与左联三章

    2017-11-1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一个教室开成立大会,至今已经80周年。80年后还要认真地谈左联,可见左联对于读解现代中国文学品格与命运,具有不容忽视的本质...

  • 杨义:沈从文的“凤凰情结”及其小说的文化特质

    2017-11-10

    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在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县城举行他的百年祭,是一件值得祝 贺、值得参与,也值得深刻地进行精神追踪和文化思考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百年祭,已 经成为一种...

  • 樊星:深入剖析“国民劣根性”————试论新时期文学中“改造国民性”的主

    2017-11-10

    【内容提要】新时期文学中产生了许多反思“文革”武斗、揭示“人性恶”、重新认识土匪及军人身上的匪性的作品,还有许多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关于各地土匪活动的记录。这些足以表...

  • 王小波:有一些时期,每一天都是愚人节

    2017-11-10

    (本文原题为《积极的结论》,摘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1 我小的时候,有一段很特别的时期。有一天,我父亲对我姥姥说,一亩地里能打三十万斤粮食,而我的外祖母——一位农...

  • 刘全福: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

    2017-11-10

    【专题名称】外国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4 【复印期号】2001年01期 【原文出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2000年03期第87~91页 【英文标题】Reflections on the translation controversy bet...

  • 刘剑星:《平凡的世界》是怎样发表的?

    2017-11-10

    一 根据已故作家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国热播,从而掀起“路遥热”、“《平凡的世界》热”。许多报刊,包括网络都在讨论路遥和《平凡的世界》。这是...

  • 朱寿桐:欧文·白璧德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宿命角色

    2017-11-10

    【专题名称】外国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4 【复印期号】2003年08期 【原文出处】《外国文学评论》(京)2003年02期第117~125页 【作者简介】朱寿桐,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