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与扬州大学参禅悟道的郭建军老师聊天,他问我:“业军,我搞不懂,你为什么要做批评?”然后,意犹未尽似的,嘿嘿两声,摇摇头,自言自语:“批评!”临济宗祖师有云:...
方方女士: 您好! 虽然未能有幸结识您,但我一直是您忠实的读者和尖锐的批评者——您应该知道,寸步不让的批评原本就是最忠实的阅读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这一封信的开始,我先...
内容摘要 :《雨巷》的艺术渊源并不是中国古典诗歌,而是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文章在质疑古典诗词影响说的基础上,从分析戴氏与新感觉派小说的相同之...
五四之后,众多“侨寓”青年涌入初立的新文坛,有关这个群体写作、阅读生活的呈现,一时间非常多见。鲁迅的小说《幸福的家庭》,就描写了一个青年作者,向壁虚构,为了捞几文...
一个对当代中国文学稍有了解的人,不用费什么周章,便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那就是,由于普遍缺乏介入政治生活的激情和勇气,由于对政治冷淡和厌倦成为一种时髦的...
一 1980年代初,姚雪垠在给茅盾的信中,提出了应该把同时代的旧体诗词、章回小说等也纳入“现代文学史”的问题,并且以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鲁迅、郁达夫等著名新文...
穆旦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形象,是一个永远“锁在荒野里”(《我》)的被围者。被“沉重的现实闭紧”(《海恋》)了的诗人,在反复书写被包围的痛楚经验的同时,又以肉体性的自...
一、基本问题 普实克对我的著作的长篇批评 ,实际上是他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拟定的一套“科学”研究纲要。在其中,他规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特性和功能,并推荐了一种分析...
一 与相对偏重感性的莫言等作家不同,毕飞宇在写作中更重理性,这是他与茅盾、韩少功和陆文夫等相似的一个地方。已故学者樊骏说过,研究茅盾非常困难。他的意思不是茅盾的作品...
在长久以来男性作家强势主导的河南文坛,邵丽的崛起是一个引人注目并且值得深入讨论的现象。也是从邵丽开始,乔叶、戴来、计文君、傅爱毛等河南女作家以迅猛的态势、骄人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