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周作人研究成绩斐然,然而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还或多或少地有点“隔”。步入90年代后,研究者进一步摆脱了旧的思维方式和成见的束缚,努力地走近周作人,走到他独特的艺术和精...
我想一开始就说明我的意图。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题目中的“与”这个字,它是一个表示关系的连接词:我想用沈从文的例子,把这个关系突出出来,变成一个问题,进入我们的意识,进...
一 就文本本身而言,《生死疲劳》的叙事结构有非常独到的意义。它的叙事结构是用两条生命链建构起西门家族的兴衰史,轮回隐喻的生命链连接了畜的世界、阴司地府;血缘延续的生...
这是一次意味深远的孤独长旅。 1934年初,新婚不久的沈从文乘一艘小船,沿沅水上行,回乡探望病中的母亲。此次旅行不仅催生出了《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还改变了沈从文这...
一种消泯已久的巴尔扎克式的野心,一种为在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中辗转流离的人们招魂的企图和忧心,使得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成为让人不得不瞩目的文学存在。耐人寻味的是,这...
一、两种范型:学术隐士与热昏的积极分子 中国现代史上,真正可以称得上“学术隐士”的,应当以陈寅恪和钱锺书最典型、最著名而学术成就最高。陈寅恪在49年之前还曾经一时激愤...
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我是“锱铢积累”读完的。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
中国读者显然无法纯学理性地看待苏联文学七十年。从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阿累《一面》中,我们早早就知道了法捷耶夫的《毁灭》和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更知道了鲁迅与它们的...
如果说文学研究还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它一定要填补水银柱上的空白,要使人为的、或者是基于自我蒙骗的、似乎是现实的燥热冷却下来,对其进行重新整理,创造新的比例。 〔德〕...
我是以极度认真甚至神圣的情感来阅读生死疲劳》的,就像我当年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样。 因为在“百度”上得知,莫言获奖后向诺奖组委会推荐的自己的代表作就是《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