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加巧妙地将诗歌和哲学融合在一起。他的诗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他哲学思想的“诗化”,但完全是以诗歌方式所实现的“诗化”。认知和神秘,词语和沉默这既相互对立又彼此依赖...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年之际,人们应该记住他那些永远站在思想史制高点上的理论观点,在审美和艺术领域,马克思的审美自由论即是。关于审美自由的问题,尽管马克思并没有一部显...
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里提出了“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号召,在文艺界...
《康导月刊》(第五卷第十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救亡号角响遍中国大江南北,各地奋起响应,西康(1939年建省,省会雅安,地理上比邻四川、云南、西藏、青海,1955年撤省)民众...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Rewi Alley)来自新西兰,在中国生活长达60年,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艾黎对唐诗情有独钟,尤其推崇杜甫的诗...
北宋时期,洛阳作为西京,曾有大量文人来此,或是分司任职,或是致仕退隐,或是漫游访友,或是闲居养疾。他们生活于这座城市之中,目睹、游览这座城市的山川形胜、文化遗迹,亲身感受这...
文学理论知识生产是一种具有人文意义的知识生产。基于文学的、基于哲学或美学的、基于相关学科的、基于跨学科的,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几种主要路径。这几种路径相互交织或交替...
网络文学已经经历了20年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和特征逐渐为大家所熟悉并接受,在时代变革的大前提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传播方式与审美趣味诸多方面出现了差异;文化消费与互...
非洲本土文学蕴涵着浓郁的非洲气息,承载着鲜明的非洲文化特色。通过对非洲本土文学嬗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非洲的传统文化,深化对非洲民族价值观与行为逻辑的认知。 在当...
文学艺术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新时代的文艺应该有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新时代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还会促进文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