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金宇澄 访问人:严彬 时间:2014年8月15日 地点:《上海文学》杂志社 【谈话录】 严彬:今天我们仍从《繁花》谈起。这部长篇方言短句如梅雨弥漫,市井小民在其中生生息息...
[摘 要]:本文是对80年代曾经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的重读。这篇充满争议的小说提出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如理性和感性的关系,文明...
内容提要:政治寓言小说是中外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类,其基本特点是通过寓言形式来喻说政治。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阎连科《受活》的现代政治寓言性质。文章首先指出,《受活...
30年前,礼平的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出版,引起轰动,并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最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北岛等人编的《暴风雨的回忆:1965-1970的北京四中》,其中多...
"知青时代的马涛还很单纯、稚嫩,甚至可以说他的观点还有偏颇,还让人感到幼稚可笑,但他不从流俗、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而能独立思考,这就足够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1.近视法与“我们香椿树街” 苏童早就挑明他之于历史的无力感:“历史长河中的人几乎就是盲人,而历史是象,我们属于盲人摸象的一群人。”万事万物都是在历史的流转中获取自...
王鼎钧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中文作家。王鼎钧的四部回忆录在大陆出版,是读者的一件幸事。读后感想各人不同,对我来说,读他的书,如一个久违年代突然走到面前。那些许久没有再听...
知道作家胡发云,是从读《如焉@sars.come》开始的,《迷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则是他多年后的又一沉重之作。评论一部小说,本不是社会学研究者的“本职”,但这部书写文...
生命无非是一段从母体到坟墓的不短也不长的旅程。在我们的想象中,这段旅程可以是一次快乐的郊游,让敏感的人们兴起一种“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喟叹,可以是一次多舛、...
杨亚海的长篇纪实文学《重道瑚琳杨》,其最大特点和最成功的地方,笔者认为就在于,其既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优秀传统,又有对中国传统小说的自觉变革、创新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