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陈荒煤与上海

    2018-05-21

    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 我依附于这个城市, 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奥尔罕·帕慕克 作家与城市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福克纳说:“打从写《沙多里斯》(Sartoris)开始...

  • 从“被撇弃的砂子”到坚定的革命者——荒煤早期的散文创作

    2018-05-21

    荒煤很早便投身革命,先入左联,再赴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又走上领导岗位。荒煤于文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若说进入电影领域是服从组织的安排,写作理论文章是革命工作需要,那...

  • 马克思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2018-05-21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特里尔,他一生践行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理想信念,将有限的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马克思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

  • 以更有力量的文学铭记汶川

    2018-05-18

    灾难文学要让读者体悟到:地震、洪水、瘟疫等带来的苦难既是每个受难者个体的伤痛,也与我们每一个同类紧密相连。如此方能为人类面对灾难储备心理能量,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

  • 给文学以生命

    2018-05-18

    在所有用文字写成的篇章中,文学作品大概是最贴近生命的,它记录人类和个体的思想轨迹、情感律动,它以多样化的文体和形式,再现或表现生命世界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在文学世界...

  • 坚持思想引领 攀登文艺高峰从艾斐新作《文艺之灯》谈起

    2018-05-1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作用,就是要把习近平文艺思想作为繁荣发展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新时代,为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为实现...

  • 网络文学:壮大之后别走向单一

    2018-05-18

    网络文学曾因对潮流话题的即时反映、与青年生活的深度融合、对原有文学出版机制的创新而显示出积极正能量,如今却在商业转型和模式化写作之下,日渐自我重复、困于套路,如不...

  • 文坛需要更多“雷达”——从文学评论集《雷达观潮》谈起

    2018-05-18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当代文坛需要以透辟的思想引力、坚韧的理论内骨、强劲...

  • 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当代价值

    2018-05-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跣 本网记者 张雨楠/摄 在马克思卷帙浩繁的著述当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之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

  • 《世说新语》的对话智慧与文艺批评

    2018-05-18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 本网记者 张雨楠/摄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临川王刘义庆所编著的一部笔记小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的名士轶事。正始玄学与东晋玄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