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陶东风:革命与发展:当代中国乌托邦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2017-11-10

    《受活》是一部非常独特、有深刻隐喻的当代中国政治寓言小说,它对当代中国的两次乌托邦运动,即毛泽东主导的革命乌托邦和邓小平主导的发展乌托邦,均有深刻的揭示和批判。而...

  • 陶东风:检讨书与中国式见证文学

    2017-11-10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文革”或反“右”时期的受难者、幸存者开始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撰写各种形式的文字(包括回忆录、访谈、口述史等等),记录自己所亲历的那个荒唐岁月。其...

  • 青袖:归来的诗仙:徐志摩新论

    2017-11-10

    一、五四文坛涌现的“现代诗仙” 活跃于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徐志摩,他的文学创作,有对黑暗现实强烈的不满与评击,以及对贫苦下层人民的真挚同情;也有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感伤叩...

  • 吕嘉健:论“钱锺书文体”

    2017-11-10

    每个工具都带有用来创造它的那种精神。 —— 物理学家海森堡 “文体”(style)一名实含多义,有语体、笔法、笔性、文类、风格等义,从表层看,它是文本的语言秩序和话语体式;从深...

  • 韩琛:“民国机制”与“延安道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范式冲突

    2017-11-10

    内容提要: “民国机制”的发明是启蒙范式的“重写文学史”思潮的延续,重估“延安道路”的文学史叙述则是革命范式的当代实践。二者之间虽然在问题意识、价值立场等方面彼此对...

  • 青袖:徐志摩风格形成简论

    2017-11-10

    引言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徐志摩从英伦学成归国,才名籍甚,甫一登文坛,其潜灵光华,斐然竞露,文坛为之惊艳侧目。对此,林语堂曾有过一段生动的记叙:“我记得很清楚,我自...

  • 陶东风:大院玩主的荒唐岁月与成圣之路——都梁《血色浪漫》再解读

    2017-11-10

    都梁的小说《血色浪漫》以及根据小说创作的同名电视剧,[1]塑造了以钟跃民、张海洋等为代表的一批大院子弟出身的玩主形象。作为在大院中生活、成长的高干子弟,他们生在新社会...

  • 黄忠顺:新的形式就是再生的原初形式

    2017-11-10

    张承志散文《离别西海固》中有一句话,可以用来揭示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来的一种文体创新现象,那就是“新的形式就是再生的原初形式”。这种文体创新,套用诺贝尔文...

  • 夏志清:沈从文从不改造自己

    2017-11-10

    1961年3月,到美国已经十多年的夏志清终于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也是英语世界第一本严肃、全面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着作。1968年,《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的出版再次引起...

  • 林少华:莫言爷爷的故事和我爷爷的故事

    2017-11-10

    恕我总想攀高枝拿莫言说事,但实在因为太巧了,不得不说,不得不攀。 莫言获诺奖演讲《讲故事的人》讲了许多故事,妈妈的故事,姑姑的故事,单干户“蓝脸”的故事,同学没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