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1年10月 曹征路,深圳大学文学院。 严海蓉,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严: 您的《那儿》、《霓虹》、《问苍茫》、《豆选事件》都是把故事放在了当下的场景。但是《...
时间:二○○三年十二月五日晚 小人文学时代的一次超现实写作的尝试 李陀(以下简称李):《受活》我看过了,咱们来谈谈这部长篇小说。 阎连科(以下简称阎):对于《受活》,...
“台湾是常为人忽略的复杂的‘文本’,因此,认真地从文学作品去‘解读’台湾,真正了解她的心态和想像的复杂性,似乎比‘解放’台湾更为现实。……对我而言,了解台湾的丰富...
周瘦鹃自1911年发表《落花怨》与《爱之花》起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此后五六年间写了许多“哀情”小说,多半属于第一人称的心理叙事。在考察与这些小说生产有关的社会思想氛围、...
10月11日,瑞典方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当天,我在自己主编的《上海商报》评论版上发表了一篇同济大学文学教授张生的专栏文章。目前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
2008年8月上海书展期间专访 人物周刊:您早期的阅读是红色经典,后来是西方作品,想听听您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评价。 莫言:最基本的那几本古典小说如果不读你会找不到源头了。起码...
系统阅读《湖南文学》2012年第3期“女性作者专号”的作品,可以说既让我受到深深的感染和感动,又引起我久久的回味和思索。我觉得这一期所有的作品似乎都包孕有一种内在的质素...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废都》的出版,是中国文学进入传媒时代的经典个案,也是上个世纪末在作家策划、新闻炒作和商业驱动下中国文坛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化事件。它未出炉...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好多朋友私信问我,对此事有何看法?我说,让文学的归文学,政治的归政治。尽管我对莫言抄讲话、给重庆写赞美诗、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伙同政府官员...
原载:《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9月第46卷第5期 一、革命与文学 在19世纪前的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王朝更替已成为常态。而19世纪可以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一方面是来自西欧列强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