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科幻写作中暴露的问题

    2020-01-20

    我们与科幻的缘分,始于策划、承办“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今年“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的参赛人数是16万人;其中95%的孩子写的是科幻,写科普的孩子非常少。...

  • 关于月亮的三重中国想象:神话、文学及科幻

    2020-01-20

    主持语 在中外文学史上,“自然”从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书写对象。但在近现代启蒙思潮的影响下,这一对象的主体性或曰独立性却从未得以确立。姑且不论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思想核心的...

  • 中国科幻文学走向大众的现状与展望

    2020-01-10

    2019岁末将至,21世纪即将走过第二个10年。在这20年中,刘慈欣先生以一己之力,通过两部力作:长篇小说《三体》三部曲,及由中篇小说《流浪地球》改编而成的院线电影,让中国科幻...

  • “孪生智能”加速人与技术共生共振

    2020-01-09

    近日,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刘军平受邀参加2019传神者大会“驱动与赋能·孪生智能”分论坛,与在场嘉宾共同探讨语言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趋势。在新的信息时代,第二届传神者...

  • 《三体》解读:认为生存唾手可得,是人类失败的根源

    2020-01-08

    《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小说讲述了文革期间一次偶然的星际通讯引发的三体世界对地球的入侵以及之后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三百多年的恩怨情仇。这本小说...

  • 神话与科学的圆融——评马传思少儿科幻小说《奇迹之夏》

    2020-01-06

    在少儿幻想文学创作领域中,马传思是入行较晚、起点较高、创作正盛的一位作家。从《海盗船长女儿的夏天》《你眼中的星光》到“野孩子系列”,再到后来的《冰冻星球》《水母危...

  • 追寻文学审美——人工智能对文学的影响

    2020-01-06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助手在我们的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如美国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卢克·多梅尔在其《人工智能》一书中所列举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实验室的实验...

  • 科幻写作中的新人形象:迥乎常人,本乎常情

    2020-01-05

    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如何借助对于科技的理解,对未来的推演,来塑造新人形象,又如何通过共情共感的艺术表现力来呼应时代精神,召唤出现实中的新人,这将是横亘在每一个科幻写作...

  • 美丽的祭献 一一《播火录》给当代中国人的启示

    2020-01-03

    在电视上做科学节目,在书刊上写科学文章,一般多是就科学论科学,就技术说技术,像大型图文册《播火录》这样真正从人类文化之思和渐入科学哲理的角度回视科学史的通俗读本,...

  • 1978 年:科普创作之春——侧忆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

    2020-01-03

    题 记 1978年5月,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在上海浦江饭店召开,会议对如何繁荣科普创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筹委会。这次会议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