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对于穆斯林世界,抑或是对于欧洲而言,这个时代都不仅确实存在过,不仅异常重要,而且余香至今缭绕,引诱人们争说传奇。科尔多瓦——愈是在它的大地上徘徊良久,我...
现有的——或者说一直以来的文学革命叙事基本上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线性描述,这个描述的主体线索一开始就被胡适牢牢控制,这是由胡适天生的历史感造成的,比如,《建设的文学革...
读者翘首期待的《雷峰塔》终于出版了,这是张爱玲的一部半自传体的英文小说。从传记文学的角度来看,该书的出版确实是一件大事,相应的中文译本也马上问世。张爱玲的半自传体...
《上海书评》第99期(2010年7月18日)上,刊有一篇李文俊夫人、德国文学专家张佩芬回忆钱锺书的文章《“偶然欲作最能工”》。文中引用了一段钱锺书对他的清华同学方志彤的评论:...
一个时代有几个最好的作家,有几部最好的作品,具体来说,汉语小说有能力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有能力以汉语的形式展开叙事,有能力以独特的方式进入乡土中国本...
1962年9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阶级斗争理论,并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
序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 这本书写的是...
将“革命中国”的政治正当性,作为蔡翔新著的唯一主题,难免失之于简单;不过,说“革命中国”的正当性是此书的核心主题,也许并不为过。围绕此一主题展开的论述,是书中最见...
内容提要: “支那”的国族身份带来的屈辱体验,成为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心中的一种创伤性记忆。留日作家对于 “支那”之痛择取的文学记忆呈现为两种方式:一是由自卑转向理性的...
引论 钱钟书(1910–1998)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出身世代书香之家,后来求学于国内外的一流学府。他从抗日战争(1937–1945)初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写出了他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