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现代主义”的概念出发重读《阿Q正传》,也意味着从作品出发对这个批评的框架作出说明。在鲁迅作品里,说《野草》是一部“现代派”作品大概不会招致激烈的反对,在风格...
一、 关于“现代派文学” 1982年发表的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和冯骥才、李陀、刘心武的《关于“现代派”的通信》等文章,作为当代文学向“现代主义”转向的一个重要识别界标...
一、祸从天降 被打成右派的人,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的确有不同的政治见解;二是有些自由思想,三是稀里糊涂,不问政治。我是第三种人。 1957年,正是我春风得意的时候。1953年,...
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症结 我想从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谈起,因为他的批评引起了许多中国人的注意。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成。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顾彬的批...
这本是应朋友的约请,为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写《大学文学》我所承担的“现代文学”部分的文稿。这自然是一个文学普及的工作,我却额外地赋予了某种学术研究的意义,试图进行文学...
近年来,西方文学和文化想象中的中国或东方,已经成为西方学界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课题。钱钟书先生的论文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已经明确勾画出英国对中国的想象、理解和认识,同...
一 回忆录中的“叙事”与左联成立的“历史意义” 现在我们研究“左联成立”这一历史事件,可资参照的历史资料大概只有发表于1930年3月1日《萌芽月刊》上的短讯《上海新文学运动...
新文学诞生后十多年间,对新文学的史的研究,已经有过一些著述,可以把二三十年代看做现代文学学科的酝酿期。尽管这期间的研究成果比较零碎,缺乏规模,但各种不同的文学史思...
有关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定位,难以确然。主将,骁将,健将,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个说法,总是明星人物。而且,鲁迅的出现,亦非孤峰突兀,而是偕胞弟周作人以双子星座式的夺...
三种空间的历时性结构 就在文学研究会议开得热火朝天的时刻,我们却陷入了一个深刻的逻辑悖论︰以最没有公共性的方式探讨着公共性话题。这似乎是纠缠学院知识者的最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