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燿德現象與他的「後現代計畫」 二、 台灣文學史「世代交替」的斷裂與延續 三、 《時間龍》中虛擬的後設文學史政治戰場 四、 暴力書寫流露之施虐與壓抑 五、 結語:「橫斬...
在這個高唱族群和解的時代氣氛中,看到陳芳明寫作的台灣文學史,主張從後殖民史觀重建台灣的新文學史,不禁為其勇於逆反偽善的時代氣氛,正視戰後國民黨政權的殖民性格的正義...
叶勤(以下简称叶):提起现在的中国文坛,一个普遍的看法是“走入困境”,作品的阅读越来越局限于小圈子,失去了对公众的影响力。文坛之事即使暂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那也是...
六月八日、九日的《自由時報》副刊,連續兩天刊出了王德威的訪談記錄,提問的台灣文學年輕學者簡義明,在訪問的最後向王德威提出了知識份子介入現實的問題,問者或許無心,但...
摘要:90年代是20世纪的终结,“大写的人”遭遇了市场化,“人的文学”面临危机。《白鹿原》代表的理学世界观,在非阶级化的人性偏好下,将“民族的历史”演绎成“民族的秘史”...
一. 記得 這一條是妳 記得 這一條是我 我是很清楚的 燈光下 掌心 曾經輾過 深刻的印痕 在此交會 在彼分離 掌上 縷縷深鏤 掌上 線線飛揚 豪情是一揮就的潑墨 可以容下 蒼蒼 天 涯 (1...
一 一个人往往能记住某个作家的一部作品,更会因一部作品而记住了这个作家。 由于作家的生活、情感、思想、写作的积累(包括对文学传统和发展态势的感知),适逢社会形成的某...
夏丏尊先生抱着满腔热情来从事工作和学习,在生活上也这样,这是情。这样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产生了各种想法,有的提到理论高度,这是理。情和理结合,脚踏实地地工作、...
白之(Cyril Birch)在其经典名文《中国小说的继承与变革》中,提出了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问题,即五四小说在中国文学史框架中的地位问题。他将五四小说准确地归结为悲剧-反讽模式...
这一点东方色彩的存在,显然是看在外国朋友的面上。英国人老远的来看看中国,不能不给点中国给他们瞧瞧。但是这里的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荒诞、精巧、滑稽。——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