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所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曾推出“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其中两种选本都有施蛰存的作品。1985年5月出版的《新感觉派小说选》收入了...
研究任何问题都要从实际出发,否则就是无的放矢,空谈妄议。评价作家的主要依据就是他的作品,而辨识作品是否完整准确则需要考据版本。因为经过多次传抄、刻印,必然会出现存...
“资”本,何时来到人间?何时创造新世界?何时制造罪恶?何时开始了无限扩张? “姿”本,来到得更早。伴随着亚当、夏娃的第一次开眼,第一次羞羞的事情。羞涩,是姿本的觉醒...
鲁迅小说《孔乙己》在提到“孔乙己”名称的来历时说:“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上大人孔乙己...
郭沫若。这是一个熟人,仿佛差不多所有年青中学生大学生皆不缺少认识的机会。对于这个人的作品,读得很多,且对于这作者致生特别兴趣,这样在读者也一定有的。 从“五四”以来...
从五四以来,以清淡朴讷文字,原始的单纯,素描的美,支配了一时代一些人的文学趣味,直到现在还有不可动摇的势力,且俨然成一特殊风格的提倡者与拥护者,是周作人先生。 无论...
以清明的眼,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远是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细小处,幽僻处,在诗人的...
五四运动的勃兴,问题核心在“思想解放”一点上。因这运动提出的各样枝节部分,如政治习惯的否认,一切制度的惑疑,男女关系的变革,文学的改造,其努力的地方,是从这些问题...
《缀网劳蛛》,《空山灵雨》,《无法投递之邮件》,上述各作品作者落华生,是现在所想说到的一个。这里说及作品风格,是近于抽象而缺少具体引证的。是印象的复述。 在中国,以...
一八九八年是戊戌年,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年。对二十六岁的曾朴(一八七二至一九三五)来说,这本是平平常常的一年,然而国运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又让其间的细枝末节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