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主持人语: “儿童文学”产生的原点是什么?儿童文学中究竟说了些什么?儿童文学又是如何说的?随着学科研究的不断推进,随着域外理论视野的不断扩展,这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在...
说起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无人不晓,是气壮山河的唐代诗文大家。但少有人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偶像,这人便是初唐诗人陈子昂。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
短篇小说《都霞》是中国著名革命作家蒋光慈近90年前翻译的苏联短篇作品。这是蒋光慈翻译过的一篇重要作品,体现了他对十月革命后苏联文学的感悟和审美情趣,也影响了他本人的...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共有30部外国文学作品最终获得了评审资格,涉及了包括拉丁语、梵语、古意大利语等“绝学”在内的多种语言。英美作品、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
革命作家蒋光慈是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也是最早被中国共产党秘密派往苏联“取经”的先行者之一。他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应当是无产阶级一个重要的战斗武器,应当是...
蒋光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白塔畈(过去属霍邱县),早在1921年春,他和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到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在十月革命的故乡,他一面汲取马列主义真理...
参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的作品有近150部(篇),经过前4轮投票的结果是:《重读汪曾祺兼论当代文学相关问题》(王尧)、《文坛新观察》(白烨)、《必须保卫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学工作,特别是做好新文艺群体的工作,多次做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联络...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最终获奖作品为李修文的《山河袈裟》、宁肯的《北京:城与年》、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鲍尔吉·原野的《流水似的走马》和夏立君的《时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