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文学的叙事方式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刘旭教授的赵树理研究新作《赵树理文学的叙事学模式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出版,以下简称《研究》...
尽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着种种异质性、差异性和难以跨越的文化隔阂,但我们始终都应该以一种好奇的、求知的、审视的、批判的、反思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祖先曾经当作怪异之...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端于五四时期,它作为儿童文学发展的两轮之一,始终与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相伴随,在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对它做出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新的儿童文学理...
摘要: 作为明清之际的大学者,方以智一生撰诗两千余首,结集二十部,总称《浮山诗集》。该集于今人体认此段诗史及士人心灵史颇多助益,然长久以来未为学界所习知。《浮山诗集》为...
别林斯基将文艺批评称作“行动的美学”,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说明文艺批评需以美学理论为基础和指导,从美学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文艺作品;另一方面,说明美学应当介入...
本文所说的“空间维度”,不是指20世纪后期以来文学理论家所讨论的“文学空间”,而是指文学史研究中的物理空间或地理空间。它和“文学地理”“地域文学”有关联。如果说,“...
文艺批评的“批评力”问题,既是关乎文艺批评的性质与功能的理论问题,也是关乎文艺批评实践效力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最初是在19世纪中期由英国诗人和批评家马修·阿诺德提出来...
后现代主义有两副面相,一是“随顺”,二是“反思”。我们可从文学理论角度观察后现代主义这两重面相。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为什么烟消云散了?因为后现代主义以反对...
摘要: 哈耶克批评社会正义,却认为他和罗尔斯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本文认为虽然哈耶克与罗尔斯在方法论上存在着某种亲和性,比如都重视纯粹程序正义的意义,并借助类似“无知...
士大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现代知识分子的前身,它从先秦至清末延续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这一阶层已不复存在,但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风貌仍然为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