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地方广播电台与读者互动更重“本土味”

    2017-10-17

    新媒体的出现严重分散了电视、广播的观众和听众,传统广播必须与时俱进,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传统广播按时刻表规律播出,每一档节目都有其固定的播出时间段。这...

  • 唐诗里的陕西:王维笔下的辋川

    2017-10-17

    每年的秋天,我总爱偕朋带友,去蓝田辋川游玩。辋川名气不大,可王维名气大呵!王维是盛唐大诗人,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他的画,多半是在辋川创作的。王维晚...

  • 中国文化之源:前轴心时代的汉字

    2017-10-17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曾提出“轴心时代”这一重要概念,用以指称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中东、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大爆发现象。这...

  • 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

    2017-10-17

    “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研究丛书”书影 资料图片 清华简是战国楚简,多达2496枚,大部分是完简,字迹清晰,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史类文献篇目虽然不是很多,但史料...

  • “边界写作”:文化的守望与开拓

    2017-10-17

    我用“边界写作”这个概念来描述一种跨文化、跨族别、跨语言、跨地域的写作现象。它具体表现在,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具有多重族籍身份或多种语言表述能力的作家,以...

  • 杨守敬观海堂藏书与古籍善本流通

    2017-10-17

    台北故宫的善本中心,是清代藏书家杨守敬(1839—1915)收藏的观海堂本。其收藏的最大特色是,既有宋元古椠本的旧藏,也有通过森立之等人购入的日本室町时代及其以前的古钞古刻本。...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国际化语境——以莫言为例

    2017-10-17

    西方读者在莫言作品中看到的是另外一些东西,也是更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莫言在诺奖获奖演讲中提到的,比如感恩、悲悯、同情、孤独、自信、坚持、学习等与人生、与人的内...

  • 现代诗的误读、悟读与细读

    2017-10-17

    误读,已然成为现代诗接受的常规武器。反过来,误读又加剧着现代诗接受的无边开放性。现代诗不怕误读,现代诗容易产生误读,鼓励误读。无数次细读与无数次误读,造就无数好诗...

  • 郭沫若引发《盘中诗》复原论辩

    2017-10-17

    郭沫若复原图 唐兰复原图 高敏学复原图 古人复原图 中国诗歌发展长河中,形式方面的探索不算太多。这其中,收入《玉台新咏》中的《盘中诗》堪称特别代表。因为其形式,有着一种...

  • 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漫谈

    2017-10-17

    掌握中国古籍的原刻与翻刻、初印与后印的鉴别方法和技巧当然很重要,但若能再进一步,将二者相结合,用以考察文本的嬗变,会收到更理想的效果。我将这一方法简称为“刻与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