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书斋作家” 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2017-10-17

    越是写实的、“有生活”的题材,越难驾驭。这需要作家真的有见识,亲临其地,亲见其事,然后才能万无一失,经得起各方推敲。如今读者的平均文学素养,已和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

  • 绘画带来内心的光亮

    2017-10-17

    子玉老师举办新书《忧郁病,就是这样》和画展的分享会的那天,我因为下午有课,没有机会参与分享。第二天看到电视新闻,李欧梵先生微笑、谦和、戴着眼镜的形象,完全符合我对...

  • 网络文学+影视:长线开发助产业续航

    2017-10-17

    目前,网络小说《女医明妃传》在掌阅平台上畅销。与其他网络小说不同的是,这部小说是在同名影视剧播出后才诞生的,这种根据影视剧再创作的网络小说,反映了当下网络文学行业...

  • 出版是充满乐趣的迷人事业

    2017-10-17

    出版是将人类世代集聚的智慧和发现、思想和情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为公众提供“真、善、美”精神食粮的一项事业。作为事业,她需要从业者拥有理想情怀和实干精神,既长袖善...

  • 《尧典》是经不是史

    2017-10-17

    《尚书·尧典》乃传世之极为重要的先秦经学文献,是先秦儒学初兴、经学萌芽之际,由儒家某位思想巨人整合成篇。王充以为乃“鸿笔孔子”所为,观《论语》所记孔子赞美唐尧虞舜...

  • “深而博”的大家蒋星煜先生散记

    2017-10-17

    9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上海文艺会堂参加“亦文亦史七十年,西厢桃花别样红———蒋星煜学术纪念活动”。主办方选择这个日子,大概是因为这一天是蒋星...

  • 重“文摊”不重“文坛”谈作家赵树理的当代价值

    2017-10-17

    中国传统艺术是意象造型观,重神不重形,所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在学习赵树理时,也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今天强调对赵树理的学习,还过多地...

  • “书屋君”帮工人仰望知识星空

    2017-10-17

    无论是在工厂、矿山,还是在钻井平台,当辛苦的工人结束了一日劳累,想看看书休息一下,“书屋君”总会陪伴左右,给他们带来精神的慰藉。 无论是用手机,还是用电脑,工友们只...

  • 钱谷融先生说通俗文学

    2017-10-17

    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前夕,《上海文论》编辑部曾向严文井、林斤澜、刘白羽、周而复、邓有梅、高晓声等作家和徐中玉、钱谷融、潘旭澜、陈思和等学者提出了关于当代文学四十年的...

  • 这是写给读书人的一封情书

    2017-10-17

    作为策划编辑,我始终坚持的是———在一本书稿面前,我首先是读者,读者只有不带任何目的去阅读它,才能真正找到字词间的深意;然后才是编辑,编辑会决心把它带给更多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