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17-10-17

    在高校当老师有个好处,退休后可以常接触学生。人到晚年,常跟学生交往,就会心感年轻,与时偕行,与时俱进,这可是人生难得的一种心境。 回想我退休20多年来,先是延聘给学生...

  • 向刷屏的抗洪勇士致敬

    2017-10-17

    捧饭的睡态那么傻 却成了最美睡姿 腐白的大脚那么丑 却称作最美脚丫 不是人们的审美观出了问题 而是还没吃饱就睡着的样子 还有那双有皱褶没肉色的脚 让人心疼又顿生敬意 有一种...

  • 致我的青春

    2017-10-17

    题记: 青春犹如一枚青绿的橄榄,虽有苦涩,却不乏甘甜。青春中那些青葱懵懂的岁月并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渐行渐远,相反会伴随着一些相关的人或事的出现越来越清晰,愈来愈弥...

  • 杨绛:淡然走过百岁人生

    2017-10-17

    杨绛先生走了。这位105岁高龄的老人,5月25日凌晨安详辞世。 斯人已去,形容音影犹在眼前。今年初,我们去杨绛先生位于南沙沟的寓所探望。先生一头银发,清癯俊秀,身着浅灰色羊...

  • 明清小说在胡仁乌力格尔中的传播与接受

    2017-10-17

    清中叶后期,随着汉族与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交往与交流的日益频繁,明清小说开始传入内蒙古东部地区,影响波及土默特、喀拉沁、蒙古真、科尔沁和赤峰等地区,进入民歌、好...

  • 从语言学角度介入文学研究 汉语韵律诗体学投石问路

    2017-10-17

    【核心提示】三言诗何时产生?骚体的韵律格式是什么?为什么骈文以四六为主?为什么四六只能成文而不叫诗?这些文学史上重大而有趣的问题,曾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

  • 回归有“温度”的古代文学研究

    2017-10-17

    【核心提示】11月23—24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视野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古老的文学研究如何在新方法、新视野的探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学者...

  • 老杜诗喜咏凤凰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沉钟社”诗人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说:“杜甫,这个歌颂了人间与自然界许多壮美事物的诗人,生物中除却马和鹰外,在他诗里占有重要位置的就要算想象中的...

  • 唐宋词本体特征的表现形式

    2017-10-17

    在中国文学史上,词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性和特殊表现力的文体。词崇尚婉媚、情思婉转、含蓄蕴藉,“词为艳科”是其本色特征。这不仅概括了词的文学性质,还表明了词的内容题材...

  • 《周礼》影响朱熹礼治思想

    2017-10-17

    朱熹的礼治思想是两宋士大夫政治文化的一大构成部分,和王安石一样,其礼治思想与实践都深受《周礼》的影响。 朱熹主张以经学治世,认为士大夫精通经学义理的目的不仅在于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