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研究早期开始,人们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其文学成就,是其创作中所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深刻性和建构现代中国文化的远见卓识,例如其概括的“精神胜利法”和“立人”...
近日,孙绍振教授向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捐赠书刊787册。这是新世纪以来孙绍振第18次向学校图书馆捐书,累计册数约5000册。 孙绍振老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执教半个多世纪...
1982年初,任中敏先生曾对自著《词曲通义》做过详细的批注和校订,本文就此介绍事情的缘起和经过。 1981年5月笔者奉高教部指示,从山东大学中文系调至扬州师范学院任中敏先生建立的词...
【内容提要】 从弃逐文化角度看,发生在公元前七世纪晋国的骊姬之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案例以进谗为手段,以夺嫡为目标,以戕害并驱逐异己势力为表现形态,最终导致了太子申生...
丁晓原:今天的报告文学境遇已大不同于10年前了。其时,围绕这一文体还有存废之议。现在的实际恰是相反,正如杰克·哈特所说,“读者对现实题材的故事兴趣高涨”,“虚构文学在...
新中国的成立,为少数民族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在“前二十七年”,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建构被纳入到社会主义文学主体建构的统一进程,其民族性混融于人民性之中未...
【内容提要】 目前我们看到的《诗集传序》并非为通行本《诗集传》所撰写,而是朱熹此前为其“失败之作”《诗集解》写的序言。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处于朱熹思想转折期的过渡性文本...
王宪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所资料中心主任,多年来潜心神话学理论的阅读与阐释,在中国神话母题研究和编目研究中颇有建树。近几年来,他主持...
《世界文学》曾在新中国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阅读记忆。她于1953年7月创办。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继承他20世纪30年代创办《译文》杂志的传统,刊物当时定名为《译文》,并...
最近,读了周龙的中篇小说《谁是最可怜的人》(广西文学2014年第3期,《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转载)。它以文学的形式将鲜为人知的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社科联”)呈现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