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一部小说的噩运及其他——《刘志丹》从小说到大案的相关谜题

    2017-10-17

    【摘要】传记小说《刘志丹》,从编辑组稿到作者完成,有一个从革命回忆录到传记作品,再到长篇小说的演化过程。从传记小说角度来看,李建彤最终完成的《刘志丹》,基本实现了作者原...

  • 柳青的意义

    2017-10-17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贾平凹(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白 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胡 平(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 段建...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苍蝇意象——透视现代人生精神的一个小视角

    2017-10-17

    【摘要】 现代文学中的苍蝇意象,集中折射着现代人生精神的复杂品格。不同作家笔下的苍蝇形象,寄寓不同,指涉各异;或以自喻,或以喻人;或以寄情,或以反讽;但均突出反映着作者人格精...

  • 穆旦的晚期风格

    2017-10-17

    【内容提要】 穆旦的晚期作品主要集中在一个年份:1976。他的诗所显示的意识维度与情感经验既先知般的孤独,又隐约构成了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的深远呼应。从青春时代开始的对...

  • 重塑文学的“真”

    2017-10-17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汪 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评论家) 毕飞宇(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张政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教授)...

  • 正确对待古今中西文化资源

    2017-10-17

    准确、完整地理解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各种文化资源的关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

  • 高建平:从市场的变迁看艺术的命运和使命

    2017-10-17

    【内容提要】 借以两种饭店的性质及在审美上的得与失,考察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以及两种不同的“艺术终结”观。用毕达哥拉斯的参加奥运会的“三种人”的比喻,说明回到对艺术...

  • 周立波在乡土文学上的特殊意义

    2017-10-17

    长期以来,周立波无论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内,还是在学术界,其文学地位被大大地低估了。曾有学者对此进行过中肯的评价,如蒋静就在《周立波简论》中将周立波放在中国现当...

  • 通与变:陌生化与《文心雕龙》的殊途同归——陌生化理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比

    2017-10-17

    【内容提要】 规范程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衰败,文学艺术的价值就在于独出心裁的创新。艺术实践者们求新、求异、求奇、求变、求超越的趋势,正是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极力宣示的...

  • 农村题材电视剧需升级换代

    2017-10-17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尹 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王丹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