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惟有精品留其名

    2017-10-17

    对话人: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赵丽宏(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郭文斌(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刘醒龙...

  • 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

    2017-10-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

  • 洪治纲:从面向天空到与现实正面碰撞

    2017-10-17

    余华一直在处理作家和现实的关系,这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呈现的状态有密切关联。早期,余华试图以一种很简单的方式介入现实,比如1987年之前他发表了十来个作品,那个时候他试...

  • 温儒敏:文学研究的价值危机与当代责任

    2017-10-17

    现在的人文学者常常会感到矛盾并且焦虑,他们在“回归学术”与“现实关怀”两者之间很难兼顾。拿现当代文学研究来说,很多人都希望能超脱一点儿,真正把它当学问来做,但是很...

  • 南帆:巨大的文体空间

    2017-10-17

    内容提要: 由于散文的无拘无束,因而可以自由穿行于各个历史角落,察觉各种隐密的动向和不为人知的萌芽。这是散文充当文化先锋的时刻。从断后的收容到文化先锋,散文可能赢得...

  • 《裘力斯·罗德曼日志》的文本残缺及其伦理批判

    2017-10-17

    【内容提要】 在爱伦·坡小说研究史上,《裘力斯·罗德曼日志》因其叙述未及抵达既定的核心故事便宣告结束,成为名副其实的“残篇”,其美学价值亦随之被认为是“丧失殆尽”。...

  • 亭子间里的文学生涯

    2017-10-17

    周立波1928年1月随周扬到上海投身革命文学活动,1937年9月又随周扬一道离开上海到西安。上海10年,周立波由一个文学青年成长为一名左联战士,左翼文艺的重要理论骨干。 在上海,他...

  • 阐释模式的统一性问题

    2017-10-17

    作者简介: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各位先生: 第五封回信读过,大家对“前见”和“立场”的定义及区别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解的建议,对丰富和修正强制阐释的表述具有很重要...

  • 自身修为也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2017-10-17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白 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掖平(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跃文(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 学界呼吁:让黄钟大吕之音重返文学殿堂

    2017-10-17

    【核心提示】在民族危难之时,鲁迅曾极力推崇“最雄桀伟美”的“摩罗诗派”,希望文学可以激励人们“自觉勇猛发扬精进”,可以“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高度张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