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抒情性:走在文学的回乡路上——略论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当下意义

    2017-10-17

    【摘要】 迟子建小说中的抒情性是文学对市场化实践的一种自觉逃离。追求精神的高度和极力逼近日常生活的内核,这两个方向的相反相成构成了迟子建小说抒情性的双重品格;情绪的整...

  • 《福州古厝》序

    2017-10-17

    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是一座天然环境优越、十分美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古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 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

  • 感官、神性与乌托邦——论《奥尼恰》中的“风景”

    2017-10-17

    【内容提要】 本文以“风景”作为出发点,分析勒克莱齐奥在《奥尼恰》中如何以人物的感知与经验将外在的风景内在化,使自然的风景获得了历史与文化的意义。以“目光”为媒介,...

  • 普遍意义的批评方法——致希利斯·米勒先生

    2017-10-17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 习近平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2017-10-17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①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②暮雪朝...

  • 变形的阿伦岛:论辛格对爱尔兰性的建构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和文学浪漫主义的眼光,共同构成了辛格建构阿伦岛形象时最为倚重的两维。在对阿伦岛素材进行选择、剪裁乃至变形的过程中,这两种“期待视野”...

  • 光影中的意识形态

    2017-10-17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戴锦华(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陆绍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

  • 确定的文本与确定的主题——致希利斯·米勒

    2017-10-17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 张志忠:论新时期文学的可成长性

    2017-10-17

    新时期文学凸显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具有相当的可成长性。它从10年动乱的荒芜中挣脱出来,在民族大悲大喜的情感迸发中,以稚拙而勇猛的状态成长,从雨后春笋的遍地鲜嫩,到...

  • 张炯:经典文学作品对我们的启示

    2017-10-17

    开栏的话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建设道德秩序和价值体系,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意义。在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和深化的进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