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和《心灵史》等小说据有重要位置,他也是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寻找另一个路径,...
广义上的散文概念,让散文无所不涉,漫无边界。过去认为这是一种开拓,但现今很多人也提出,没有了边际,表面上看为散文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实际上却让散文找不到自己的...
【内容提要】 借助翻译,“恋爱”一词在20世纪初进入现代汉语,使“男女之情”在方式、体验、意义与评价上,因新的命名而发生改变,并进入公共话语,成为中国新伦理建构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精辟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见解对于当前艺术批评...
文学批评的文体与文学批评的内容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从来就没有缺乏内容的形式,也没有缺乏形式的内容。借鉴古代文化史的概念,道器之辨,与文学批评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庶几...
最近,从遥远的北欧传来一条喜讯: 4月1日,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5年的瑞典文学翻译奖授予翻译家、作家兼出版人陈迈平(万之)。 瑞典文学翻译奖设立于19...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所概括的是一种新的美学结构体系和新的审美文化观念。 一 中华美学精神具有什么本质特性,这是研究中最核心、最基础...
【内容提要】 本论文从主题学入手,讨论海子诗歌中的幸福主题。在目前流行的关于海子的解说中,存在着一种简化的倾向,似乎海子只关心死亡、孤独、悲哀的主题;进而以此来描绘...
摘 要: 东南文学生态之形成,在总体上有两大表征:一是元末明初南北文化被隔裂;二是东南文人呈地域群落分布。这不仅成为当时文坛格局的基本框架,而且影响着元明易代之际的...
鲁迅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作为诞生于中国的文化高峰,鲁迅在世界上也具有不同凡响的价值和意义。 6月14—15日,“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