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古籍今译的局限

    2017-10-17

    古籍今译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好一概而论。所谓今译,就是将原来的文言翻译成今天的白话。一些史书,包括二十四史,翻译成白话,有助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六经”要不要今译...

  • 1703-1704年:蒲松龄身历的灾荒与他的生活

    2017-10-17

    【内容提要】 1703至1704发生在蒲松龄家乡的灾荒,在他的诗文中被完整、充分地记录下来。这种日常状态下的记录方式,以下层寒士的视角提供了灾荒叙事的丰富细节和生存理性。同时...

  • 读书与境遇

    2017-10-17

    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环境、境况和遭遇。人们总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

  • 古代文学研究的思想境界

    2017-10-17

    【作者简介】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者 按: 2013年11月23—24日,《文学评论》杂志社、《文学遗产》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了“古代文学研究:视野与...

  • 视觉性的古典镜像——新世纪诗歌的传统文化意蕴

    2017-10-17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国当代诗人提供了丰厚的创作资源,《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中遗留下众多经典化的意象原型和“托物言志”的抒情经验,这些直接启发了当...

  • 发掘和表现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使命

    2017-10-17

    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己任的文艺创作,既是时代的视窗,又是精神的花朵,并由此而铸就其“新”的禀赋与“美”的特质。这就使任何内容与形式的文艺创作,不论写什么和怎样写,都应...

  • 李清照《词论》思想重释——以李八郎之例考证为基础

    2017-10-17

    【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唐宋史料,以李八郎之例考证为基础,首次对《词论》首句作出科学的解释,由此揭示《词论》所富含的思想,并对学界所热议的一些问题提出新的理解。所得结...

  • 曹文轩: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

    2017-10-17

    “今天是一个思想平面化的时代”,“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常识性问题都被颠覆的时代”……十余年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经由学生的推荐,遭遇到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

  • 当代小说不能回避之“重”

    2017-10-17

    ●小说家正在渐渐远离这个时代的一般智识水准? ●当我们谈论“现实”时,我们在谈论些什么? ●上世纪80年代是当代文学虚火过旺的年代吗? ●以“现实比小说更不真实”为借口...

  • 张炯:济南文学的贡献

    2017-10-17

    “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是清代何绍基在济南大明湖历下亭题写的一副对联。它道出了济南历史文化的久远和辉煌。济南是齐鲁名郡,今日山东的省会。而齐鲁文化则堪称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