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李凖·1985·茅盾文学奖

    2017-10-17

    1985年12月10日,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已近耳顺之年的老作家李凖凭借50余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黄河东流去》获奖,这部作品其实也是李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小说的内容并...

  • 网络文学的价值传达

    2017-10-17

    网络文学的本质规定性是文学,其价值传达的必然性同样是文学作为审美社会意识形态的特质所赋予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有益思想与...

  • 谁是后现代社会理论家

    2017-10-17

    【核心提示】福柯、布希亚、利奥塔和德里达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理论家,而布迪厄、吉登斯、哈贝马斯等只能算是“后现代时期”的理论家,鲍曼则可称之为“后现代性”理论...

  • 黄金时代与隐身的王权——《暴风雨》的一种解读

    2017-10-17

    【内容提要】 莎士比亚后期浪漫剧《暴风雨》是一部以被颠覆的秩序最终得到恢复为主题的作品。剧中普洛斯彼罗用以“恢复秩序”——亦即夺回自己的公国、迫使昔日的敌人忏悔并与...

  • 文学教育能否支撑起“中国梦”?

    2017-10-17

    “通过你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诗的理解,写一篇150字以内的微小说;改写禅宗经典《五灯会元》一则掌故成小说;设计一个类似于豆瓣小站的个人网络平台。”...

  • 建构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

    2017-10-17

    “过去我国文学理论建构贫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于依赖和借鉴西方的文艺理论。以此理论来指导文学创作或从事文学批评,不一定适合我国多民族文学实情。”当代著名作家、...

  • 黑塞的《玻璃球游戏》与《易经》

    2017-10-17

    【内容提要】 黑塞后期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主要体现在《易经》这本古老密典,这得益于他的同乡卫礼贤的《易经》翻译,也与当时包括荣格在内的“智慧学派”对《易经》的推崇不无响...

  • 亚东标点本《红楼梦》

    2017-10-17

    “五四”之后,胡适等人大力提倡的白话文,逐步取代了无标点、不分段的文言文。1920年2月2日,当时的教育部向各校颁布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教育令,新式标点符号逐渐被社会大众...

  • 经典的高度与创新的焦虑

    2017-10-17

    当代中国文学面临困境的两种表现,一是文学经典影响的式微,二是文学创新能力的不足。但这或许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面——经典影响的式微必然带来创新能力的不足,创新能力的不...

  • 女性与文学五题

    2017-10-17

    核心阅读 文本一旦完成,就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学”,与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性别无涉 女性拿起笔,用“文学形象”书写认知,并通过出版谋求共鸣,更加容易实现自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