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与蔡振念先生商榷

    2017-10-17

    虽然吴钧尧先生事先给我打过预防针,当我收到台湾《幼狮文艺》时,还是大吃一惊。蔡振念先生以《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小说?》一文,质疑我为什么要写《第十一诫》这种过时的...

  • 陈应松:阅读,丢失了什么

    2017-10-17

    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

  • 战后日本文学中的“长安乡恋”——以井上靖的长安书写为例

    2017-10-17

    【内容提要】 日本汉学家对唐都长安的关注与研究,复苏了战后日本关于遣唐使时代的上位记忆。历史小说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更加深化了长安作为日本人精神故乡的可能。井上靖...

  • 莫 言:寻找灵感

    2017-10-17

    三十多年前,我初学写作时,为了寻找灵感,曾经多次深夜出门,沿着河堤,迎着月光,一直往前走,一直到金鸡报晓时才回家。 少年时我胆子很小,夜晚不敢出门,白天也不敢一个人...

  • 误读从封面开始

    2017-10-17

    经典,就是那些终究逃不脱被人误读的东西。被误读的深浅,决定了一部作品经典的程度。如果一部作品从封面开始就被人误读,是不是该真诚地恭维作者一番:您的作品在“每个人都...

  • 鲁迅文学奖:有争议,更有收获

    2017-10-17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引发了诸多争议,众说纷纭。本届鲁奖首次实行实名制投票,评委名单和投票情况对外公布,一些争议也是由此而起。任何评奖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不能因存在...

  • 新诗的哲学建构

    2017-10-17

    哲学与诗歌是近邻,人们用这一命题表达二者的关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诗歌能以任何内容为表现对象,但如果以生命和世界的最高存在为表现对象,参与对世界的根本解释,则可以...

  • 文艺必须直面真实的人生

    2017-10-17

    近读最新一期《读书》杂志,内有一篇赵元蔚的文章《日本的“下流”社会》,说在日本出现一个“上流”、“中流”之后的“下流”阶层,这个阶层并不是物质穷困到无有,他们也有...

  • 王权与表演——论《哈姆莱特》中的君主政体焦虑

    2017-10-17

    【内容提要】 《哈姆莱特》创作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末期英格兰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莎士比亚通过戏中戏、戏中仪典和角色中的角色扮演这一系列剧内表演,探讨了获得和维护王权...

  • 如何拾拢碎片化的时间

    2017-10-17

    移动互联网大大强化了受众接收、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整个网络传播呈现出碎片化语境。 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碎片化行为,对读书人而言,就是阅读碎片化。有人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