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化自觉与全球视野

    2017-10-17

    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高度的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简要说来,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及其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有没有这样的文化自觉,...

  • 集部视野:调整传统文体的叙述框架和研究布局

    2017-10-17

    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最初都借用了外来的观念、术语。此后,这些外来观念、术语逐渐反客为主,运用它们来描述中国文学进程、判定作品意义的做法逐渐成为主流,甚至一度成为...

  • 当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

    2017-10-17

    近日,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采风活动在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地湖南芷江结束。从踏上“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卢沟桥开始,参观“九一八事变”纪念馆,探访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

  • 古典诗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7-10-17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

  • 书写当代,开创未来

    2017-10-17

    新世纪小说整体艺术水准达到了百年来中国文学可能达到的高度。小说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上,都产生了一批风格独特的典范作品。 新世纪的文学发展...

  • 高风万古 中日词缘(诗词赏鉴)张志和《渔歌子》赏析

    2017-10-17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张志和(约公元730-810年),浙江兰溪人。中唐诗人。原名龟龄,16岁游太学,以明经擢第。献策肃宗,大...

  • 消费性审美话语的生成及其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批判

    2017-10-17

    【内容提要】当下社会呈现的全新的艺术特质,一方面使经典美学思维主导下的美学研究范式越来越言不及义,一方面现实境遇又促进了消费性审美话语的生成。消费文化语境中美的有...

  • 钱谷融:人的问题,应是文艺不离不弃的问题

    2017-10-17

    文艺报:钱先生,您教书育人一辈子,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和教学,不知道有什么样的经验和体会? 钱谷融:说到文学,我最大的兴趣是欣赏。我喜欢读书,喜欢自由自在地、漫无目的地...

  • 新诗的自持与散文化

    2017-10-17

    胡适是当年鼓吹白话诗歌最不遗余力的始作俑者,他在1915年夏秋受美国女诗人Emily Dickinson 类似一首诗歌的影响,所写的《蝴蝶》一诗(最初诗名为“朋友”,后改为“蝴蝶”),被文学史...

  • 无古不成今

    2017-10-17

    文学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仅在于它为后来的文学提供了标杆,更在于它具有创作资源的意义。文学经典创造了艺术表现生活的新模式,创造了艺术家主体的抒情方式,具有开辟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