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编

    2017-10-17

    牢记良知和责任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 凝 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召开这样一个文艺座谈会,对于激励和引导全国文艺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 文风贵“简”

    2017-10-17

    文风,表面上看是文章的语言风格,实质上是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唐代名臣魏征指出,“文之为用,其大...

  • 文学叙事通向历史的两条不同路径——论中国文学“史传传统”与西方写实传统

    2017-10-17

    【内容提要】 汉语文学叙事中的“史传传统”与西方文学的写实传统在起源语境与理论旨趣上存在很大差异。受史学“实录”原则影响,汉语文学谈论的真实,指的是所记之人与所叙之...

  • 弥合网络文学网络性与文学性的断裂

    2017-10-17

    网络文学的盛况可谓有目共睹。据统计,目前我国网络文学网民用户约为2.74亿,占网民总人数的47%;以各种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有2000多万,注册网络写手200万人,市场年收...

  • 方言应为作品添彩而不添堵

    2017-10-17

    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出版后,因其大量使用上海方言而引起热议,也使“方言写作”这个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挺之者认为,方言写作使小说更接地气,更有地方特色;反对...

  • 翻译如何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2017-10-17

    莫言作品英文版封面,《生死疲劳》。 近日,由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三体》能够走向世界文坛并征服外...

  • 从汉唐气象到宋元境界——宋代美学风貌概述

    2017-10-17

    【内容提要】 宋代社会的转型、理论思维的成熟、主体性情的凸显、市民阶层的兴起、人本需求的张扬、士人心态的世俗化,导致宋元境界与汉唐气象有很大不同。与汉唐美学相比,宋...

  • 中国散文:五四与晚清间的逻辑

    2017-10-17

    文学史研究应回到历史存在的现场中,秉持唯物的、历史的观点,尊重文学史演化的本真。同时,历史的存在也是复杂的,不仅要坚持辩证观点,以系统的方法观察其中的关联,还要在...

  • 文学批评未来发展的瞻望

    2017-10-17

    ●中国有深厚的文学传统,也有久远的文学批评传统,早已形成自己的术语体系 ●圆形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观念、文学批评理想、文学批评原则,它鼓励文学批评的多样化,鼓励多种文...

  • 刘慈欣《三体》摘雨果奖 中国视角科幻获国际认可

    2017-10-17

    原标题:刘慈欣小说首摘雨果奖 昨日第73届雨果奖在美国揭晓。52岁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摘得了这个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