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甲午战争引发了以国难诗史和民族心史为主题的诗界高潮的到来。甲午战争诗歌通过对战争过程的描绘弘扬诗史精神,通过对战败原因的诘问呼唤杰出人才,而台湾诗歌的...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康 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蒋 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郑欣淼(中华诗...
所谓传统,即意味着曾经存在于过去而又延续到现在的事物。传统文化亦当作如是解。传统文化是生成于过去、但是又流传到今天的文化。我们习惯于称其为文化遗产。然而这种文化遗...
某日去旁听一个专业内的研讨会,开头照例是主持人介绍“到会的领导和嘉宾”。于是便从头到尾听到了一连串的“著名”:几乎每个被列入会议名单的人,都被冠上了“著名什么家”...
叶嘉莹诵读宗志黄散曲《南吕·一枝花》 资料图片 1943年,叶嘉莹(二排右一)和辅仁大学同学与老师顾随(前排坐者)合影 叶嘉莹保存的宗志黄散曲《钟馗捉鬼》剪报 叶嘉莹保存的宗...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笔者此文拟专就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抗战文艺活动作些考察。中国的全面抗战以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为标志,而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
“认识你自己”是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但是至今谁也不敢拍着胸膛说“我真正地认识了自己,并且理性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自己”是个神秘的未知数,历代不少哲人想破解自己的...
尊重文学的差异,用多元的文学标准和审美经验解释“80后”的创作实践,才能准确把握“80后”文学呈现的新的经验和生命质感。 早在十年前,当“80后”文学风起云涌之时,就有研究...
守望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乡愁” ——甘肃特有民族散文创作与文化乡愁的书写 “文化乡愁”是一个带着淡淡忧伤意味的词汇,它是作家对乡土文化进行思索的艺术化结果。这正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