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经由最初材料汇总式的流水账,到以文学史观念为支撑的写作是一大进展,其中30年代前后兴起的纯文学史观在中国文学史写作中,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
摘 要: 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文学批评中,“作家风格流派批评”主要兴盛于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开始出现的“社团组织党派文学批评”,可分为“对外批评”、“内部论争”与“自上而...
马思猛辑注的《王国维与马衡往来书信》由三联书店于2017年9月出版。该书收录王国维与马衡往来书信87封,为了解两位学术大家深厚的友谊和对学问的认真态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笔者...
爱思想网刊发彭玉平先生的《王国维与民国大学之关系》(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0049.html)(以下称彭文),笔者就文中的几处史实谈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 1)关于彭文...
摘要:西方戏剧有两个方面未得到国人足够重视,一是源于希腊悲剧以排泄不洁物为前提的“净化型戏剧”与中国文化的深刻差异,二是很多与中国戏剧相似的“同类项”——励志阳光...
内容提要: 本文从作家丁玲主体结构的二元性这一问题意识出发,结合其文学创作与革命实践的生命历程,探讨丁玲如何塑造出一种将革命、主体与文学融汇一体的独特辩证法生命哲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从作家丁玲主体结构的二元性这一问题意识出发,结合其文学创作与革命实践的生命历程,探讨丁玲如何塑造出一种将革命、主体与文学融汇一体的独特辩证法生命哲学...
随手翻翻《苦竹杂记》,觉得周作人实在是大可佩服的,虽然有着一些保留。 读书如此之多,而不被书籍弄昏了头,处世如此平实而能不超俗,亦不随俗,真是大有根底的人。在这凡事...
和沈启无先生,谈起周作人,他说:周先生在日常生活上是很庄严的,── 不是严肃,是庄严。他的生活的气氛几乎不是中国式的,却是外国式的。倘拿中 国的哲理来比拟,则他毋宁...
1939年元旦,在北京八道湾十一号的周宅,发生枪响。据周作人回忆:“那天上午大约九点钟,燕大的旧学生沈启无来贺年,我刚在西屋客室中同他谈话,工役徐田来说有天津中日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