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以来,美国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引起中国文艺理论界激烈争论。如今,这一论争已持续十余年,加之文学日益受到图像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对这一争...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10月15日) 习近平 今天,这里群英荟萃、少长咸集,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作家、老艺术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文艺新秀,有些同志过去就很熟悉,有些是...
王国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他的西学观念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度,至今仍有其价值。正因为有了西学的烛照,他才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学术风景,创造了“现代文化上的金字...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科学地论证了文化产生的原因,说明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引进的西方文论,冲击了我国文学理论机械唯物论和狭隘功利论的封闭性,僵化的文学理论获得新的生机,呈现出兴旺的局面,其业绩无疑将在中国文学理论...
“新媒体一代”的文学批评具有在场性、跨界性、可读性等全新特征,其问题意识是与“独生子女”之“情感结构”无法分割的。在媒介转型的语境内,当代文学批评的种种分歧已是常...
从某种程度上说,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文学的时代,在此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经学统治时代。在经学时代里,经书几乎成为人们生活的全部,它不仅是共同的读本,而且还是世俗生...
十五年来,网络文学不但形成了自成一统的生产-分享-评论机制,也形成了有别于“五四”“新文学”精英传统的网络大众文学传统,以及建立在“粉丝经济”上的“快感机制”(如“爽...
对网络文学怀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能否用技术完成文学”这一点上。文学,终究还是要回到人类精神刻度的表达上。否则,文学就不必单独存在。网络文学也就可以改弦易帜了。...
从群体流派的研究视角对明词进行全面考察,系统勾勒明代词史上具有较大成就或影响的“四派”、“二体”,既可以使明代词坛彰显出主次分明、群落清晰的格局,也可以为更进一步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