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结合文学创作展开文学批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

    2017-10-17

    ●文学评论应在借鉴吸纳人类丰富经验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中国经验、中国传统、中国现实,防止和克服“以洋为尊”“唯洋是从”;评论家要走出书斋,深入生活,面对中国当代变革...

  • 文学地理学:历史与路径

    2017-10-17

    “文学地理学”这个概念最早由康德在《自然地理学》(1802)一书中提出,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1902)一文中首次使用“文学地理”这个概念。因此有人认为,梁启超“所提...

  • 在鲁迅光辉的照耀下前行——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人生侧记

    2017-10-17

    翻译和研究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及其作品,是最近这十多年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大江先生于我来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大...

  • 从激进政治走向“学术”政治——论美国当代学院左翼的文艺批评

    2017-10-17

    美国学院左翼指那些投身新左翼运动的激进师生,在运动消沉之后,相继返回校园,把往昔的政治激情化为一种“学术”政治,在校园中建立“阵地”,以左翼思想阐释世界。与以往左...

  • 文艺应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

    2017-10-17

    真正的艺术精品都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真”是文艺作品的生命之基,“善”是文艺作品的价值之源,“...

  • 诗歌在当下现实中的作用与诗人的使命

    2017-10-17

    诗歌一直存在于人类漫长的精神生活中。在我看来,诗歌是一种不朽的“心灵形式”,我这样讲,不是因为我只认同诗歌这样一种文学形式,而是因为诗歌从古到今,无时无刻不在抚慰...

  • 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

    2017-10-17

    ●奢靡与审美都属于精神追求:奢华揭示着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审美的意象则以意义的充盈见长 ●“美”意味着意义的丰富和创作的自由,“美”是“平等”“自由”“民主”和...

  • 麦家:短篇小说应开创生活

    2017-10-17

    我已经基本上告别短篇小说,不是因为挣不到钱。我早就不为钱写作,只为名。写短篇小说很难挣名,却容易败名。我好不容易挣了名,不想被短篇小说败掉。败在短篇小说上是很吃亏...

  • “内外兼修”开拓新诗研究

    2017-10-17

    1916年,胡适写下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发表在《新青年》杂志。自此以后,新诗,一种不同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文体开始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如今,由新诗...

  • 李锡胤:“词典比小说更引人入胜”

    2017-10-17

    多年前的黑龙江大学,不论寒暑,每日清晨和傍晚,运动场上总会有一个步履轻盈的瘦影,飘然向前慢跑。而这位长年跑者如今已是位“90后”了,他就是我的博士后协作导师——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