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盘点军旅文学的“火力”——读《以笔为旗:与军旅作家对话》

    2017-10-17

    《以笔为旗:与军旅作家对话》是记者舒晋瑜对33位烙有军旅印记作家的访谈。翻开目录,几代军旅作家赫然在列,让人沉浸于军旅文学的黄金时代。 本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采访的全面...

  • 文艺作品如何以“现实主义”表现生活

    2017-10-17

    文学是一定时代的文学,作家是一定社会的作家。这实际上就决定了文学与时代的不可分离,作家与社会的不可分诀。 在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家作品往往都是立足于其时代现实,深...

  • 关注文艺评奖:用过硬作品建立公信力

    2017-10-17

    原标题:用过硬作品建立公信力(文艺观察·建言文艺评奖?) 奖金越来越高,评出来的作品却不让人服气,高奖金没有评出好作品,这是文艺评奖公信力的风险所在 文艺评奖之所以常...

  • 吴金娇等:重读里尔克,我们需要怎样的翻译语言

    2017-10-17

    “这你们仍不晓得吗?将那空洞从你的怀抱中/抛向我们所呼吸的空间吧;也许鸟儿/会在更内部的飞行中感觉到拓宽了的空气。” 若要从德国诗人里尔克后期代表作《杜伊诺哀歌》的众...

  • 文学理论构入实践的问题属性

    2017-10-17

    摘要:文学理论是构入实践的应用性理论,它以文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并在对文学实践的构入中研究文学实践。一般所说文学实践的四个方面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传播与文学批评...

  • 金元浦:回首“后现代转向”(一)

    2017-10-17

    内容提要: 当代西方世界,后现代主义在经历了一段沉寂以后再度凸现出来,“后现代转向”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简略考察了后现代主义发生的轨迹,再度叩问了何为...

  • 被引用的奥尔巴赫——《摹仿论》的比较文学意义

    2017-10-17

    摘要: 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被现代文学批评广泛膜拜和征引,但是它的真正语文学追随者并不多,反而是在“二战”后的比较文学领域意义非凡。本文从最为人熟知的描述伊斯坦布尔...

  • 文学如何应对后现代主义来袭

    2017-10-17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突如其来的来袭,曾对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形成巨大冲击。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文学的当前发展趋势,采取借鉴与创新并行的策略,才能积极回应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使中...

  • 艾斐:文艺是文化自信的大众触媒与基础建构

    2017-10-17

    自信,是人在变革现实、缔建未来、创造世界、成就事业过程中对自我价值、自我作用和自我能动性与创造力的一种肯定性评判与认知,并以此作为精神酵素形成进取意识和创新能力。...

  • 无缝时代的审美

    2017-10-17

    新媒介不断涌现,突破了艺术审美的场所限制 西晋太康年间,左思面壁十年写出了《三都赋》,经当时的名流推荐,一时间风靡京城,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洛阳的纸价大涨。400多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