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素有以“宗经”而尊体的传统。但凡一种文体从民间走向正统,或是在创作过程中兴衰跌宕,由“宗经”以尊体的呼声总是不绝于耳。“三代以后,六艺惟《诗》教为至广也”...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伟大的时代需要嘹亮的号角,神圣的使命呼唤强大的文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生态文学创作提供了丰饶的土壤,生态文学作家自觉地把环保意识纳入创作视野,生态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也愈加深化...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归根到底要靠优秀作品。创作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既是立身之本,也是中心任务。 中央印发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其...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评论家) 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慧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少衡(福建省作...
从20世纪迄今,民间文艺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受到高度重视。新世纪以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民间文艺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
文学批评文章之所以给人“过剩”之感,因为同质化、平庸化的东西太多,现在的许多文学论文也可叫“翻论”,在同一研究对象身上不停地“推陈出新”,其可挖掘性、可研究性、可...
屈原对生命的有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离骚》中多次用到带“恐”字的句子,抒发时间的紧迫感,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岁月匆...
以极度多元解读为代表的相对主义的批评形态,存在着无可置疑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批评态势,重要而迫切的是需要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学说作指导的文学批...
作者简介: 高楠,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发言的题目是《贴近文学实践是当下文学理论建构的要务》,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我们现在非常愿意用“建构”来表述当下文学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