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王久辛:军旅诗创作的历史成就与现实担当

    2017-10-17

    今年是中国新诗诞生百年。100年来,中国新诗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深刻艺术地表达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历程,作为中国新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旅诗歌无论在战争年代...

  • 非虚构写作更改文学大势

    2017-10-17

    对“消费同情”的隐忧 白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耶维奇以非虚构之力,斩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异议不断。也许人们认为,为作家的勇敢颁奖,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这似乎与文学无关,...

  • 姜红:学者解读简·奥斯汀写作风格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伦敦7月30日电 今年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逝世200周年,英国开展了多种纪念活动。英国皇家造币厂推出简·奥斯汀逝世200周年系列纪念币;英国央行于...

  • 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30年

    2017-10-17

    改革开放3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获得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30年中,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理论工作者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 “起承转合”结构的变与不变

    2017-10-17

    【核心提示】“起承转合”篇章结构存在的根本动因是“内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喜欢顺序描写和叙述的文化传统,是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中矛盾冲突呈现的发生、发展、转...

  • 文学批评的温度、力度和风度

    2017-10-17

    摘要: 面对“批评为什么备受批评”的问题,《人民日报》发表了系列讨论文章,剖析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引发了人们深入的思考。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理...

  • 文学,在交流之外

    2017-10-17

    上周末,诺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北京举办两场演讲,并与中国作家莫言、余华对谈文学。 作家的巅峰对话,让我们知道,这个时代,文学依旧还有巅峰,依旧没有退出人们...

  • 中国文学外译:基于文明与对话

    2017-10-17

    中国文学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优选路径与重要内容。随着该战略进程的深化与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与高水平文学翻译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文学...

  • 严可:汉魏六朝“乐舞赋”的音乐史料价值

    2017-10-17

    “赋”原本作为《诗经》六义:“风、赋、比、兴、雅、颂”中的文学表现手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体裁形式。在汉魏六朝时期,“赋”作为一种重要的写物、抒情、言志的文学...

  • 新诗书面形式与节奏的互动

    2017-10-17

    旧诗大都有整齐而固定的形式,而在大部分读者眼里,新诗的形式则是长短不一、毫无规则可言的,更看不出其形式与节奏有何联系。所以,在不少论者眼里,自由诗是没有“形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