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吴新雷与曹学研究

    2017-10-17

    吴新雷最值得称道的成就是,采用社会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推进了曹学研究。此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也是吴新雷曹学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吴新雷也特别重视他考证曹雪芹江南...

  • 姜瑜:从意象转型看“诗分唐宋”

    2017-10-17

    宋诗的意象系统在生发机制、文本性能、语言结构三个层面发生转型,体现出唐宋诗美学风格的转变和差异。唐诗得其丰腴,宋诗胜在筋骨,两者争流,各尽其妙。 唐中叶以后,中国古...

  • 朱中原: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

    2017-10-17

    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我以为,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

  • 神形兼备 缺一不可

    2017-10-17

    我赞同神话是中国文学起源之观点,也认为口头文学是中国文学起源的观点是对的;由于六经中也包含了文字记载的神话,故也认为“文学的源头是六经”的观点并没有排斥神话。 公共...

  • 思与格: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

    2017-10-17

    “水”是宋词中的常见意象,蕴含着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离别相思之“恨”、久经羁旅之“厌”、流年似水之“伤”、时序催人之“愁”、世易时移之“忧”、青山绿水之“乐”、...

  • 党圣元:从解释学思考中国文论的重构路径

    2017-10-17

    刘毅青的《徐复观解释学思想研究》是第一本系统地从解释学理论角度研究徐复观美学的专著,该书拓展了新儒家的美学研究,同时也是比较美学与文论的研究重要成果。该书出版之后...

  • 杨扬:《小说月报》对中国新文学的塑造

    2017-10-17

    创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也是中国近代以来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本月13日至15日,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将相聚京城,围绕“商务印书馆与中...

  • 论新世纪文学的“同质化”倾向

    2017-10-17

    内容提要: 作品的“同质化”现象,是中国新世纪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内在痼疾。它既表现在作家创作的自我重复上,也体现在作家群体对某种社会热点或文学类型的相互袭仿之中。...

  • “典型”形象及其叙事——关于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思考

    2017-10-17

    “与其说“典型”意识在当代儿童文学的写作中正逐渐淡去,不如说是文化和文学的当代革新向“典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当代儿童文学的童年书写和形象塑造来说,有意识地探索...

  • 重建对重大精神问题的发言能力

    2017-10-17

    一、在当下极为强调文学交流的语境里,也不能忽略文学的另一种本质——写作的非交流性。 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交流的产物,恰恰相反,它们是在作家个体的沉思、冥想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