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什么?批评是不是只能表达反对而不能赞同,否则便容易失去自身立场?批评又该抱有怎样的姿态?没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批评是否便会失去主导地位?在呼唤更多文艺批评...
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变而来的一种中国传统说唱文学形式。作者大都是出家的僧尼,内容有佛经故事、劝世文、神道故事和民间故事,以佛经故事最多。宝卷最初采用说唱结合...
刘毓庆、徐志啸两位先生关于“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什么”的对话,是难得一见的真正的学术争鸣,读来很有兴味,颇受启发。 就这个问题本身来说,答案可能并非是泾渭分明、截然对立...
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提议中英两国在2016年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巨匠逝世400周年。目前,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纪念活动已经在两国陆续展开。在英国,共同...
恽铁樵于1912—1917年主编《小说月报》,多刊载文言小说,并以古文评点小说,强调小说的启蒙教育功能,主要针对学生读者群,作为学生学习国文的辅导。1918—1920年王蕴章继任《小说...
真正使学术争鸣成为文艺理论健康发展的常态,学界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获得理论认识上的自觉。 首先,一定要从学理上真正认识解决文艺理论发展不能缺少学术争鸣的道理所在。从概...
经典重估既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文学发展的规律使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支撑,因而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典谱系,以便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筑牢国家意识,培植民族认...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饶曙光(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批评家)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批评家) 夏 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聂 伟(上海研究院研究员)...
钱谷融,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19年9月生,江苏武进人,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1951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7年因倡导“文学是人...
作为文学的双翼,创作与批评是当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谈及文学批评,总会说文学批评要促进文学创作,但批评是否一定促进创作,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以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