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地域与空间视角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生动的观察方法,地域文化的研究素材和眼光都是为了丰富文学本身而存在的,因此无论我们选择以哪一种地域因素作为研究切入点...
著名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近年向美英读者翻译介绍了多部中国小说,为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做出了显著贡献,并获得多种奖项,由此受到了中国文坛许多人的称赞。特别是莫言获...
文章学是专门研究文章性质、功能、构造及读写文章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中国文章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时至今日,文章学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与广泛关注,研究内容...
传统的题画诗多数并不题于画面,也并非着意诗情画意的相互阐发,而实为“咏画”。画作题咏与集句的相遇,则有关于绘画的集句题咏。集句是指借他人句成己作的手法,而最早的集...
诗评人的阐释是诗歌审美接受的核心部分。历代诗评积淀下来的阐释资源构成了不断重新“破译”与思索的历史。在古代,有年谱、编年、本事等背景研究,还有笺释、训诂、评点、批...
《满江红·怒发冲冠》(以下简称《满江红》)是中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自明代发现以来,一直为世人传诵,以其慷慨激昂、豪迈奔放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
8月20—21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和西北大学主办的“中国文艺长安论坛”首届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各高校、各地文联及首批国家级“文艺评论基地”的专家学者...
中国绘画在诞生之时以及在后世的流传中,往往会产生诸多附着于绘画文本(有部分留存于文本之外)的题跋、印鉴、花押以及附记等,此即为绘画之副文本。中国绘画副文本如以形式...
一个作家“开始书写现实、日常和记忆中的生活”,就意味着“从先锋叙事中撤退”吗?或者反过来问:所谓“先锋叙事”,就是不书写“现实、日常和记忆中的生活”吗?这里其实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