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红色经典”蕴含的文化基因深植我们的血液之中

    2017-10-17

    【对话人】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玉凯 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云雷 《文艺报》理论部主任、评论家 殷实 《解放军文艺》副编审、评...

  • 吴组缃关于《红楼梦》 的一封佚信

    2017-10-17

    笔者钩沉过吴组缃给曹辛之、陈中凡的书简,如今又在一周汝昌、冯其庸、吴组缃、钱学森等书信专场,读到吴组缃给彭昆仑的一封信,不见于方锡德编的《吴组缃生平年表》《吴组缃...

  •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2017-10-17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生活是文艺的惟一...

  • 李国华:新世纪以来鲁迅杂文研究得失

    2017-10-17

    梳理新世纪以来鲁迅杂文研究的基本状况,笔者发现,学界已通过严肃的学术劳作,真正逼近了对鲁迅杂文重要性的认识。在深刻的文学、历史和政治眼光的烛照之下,学界认识到,须在反抗...

  • 三十年,文学如何先锋?

    2017-10-17

    近期,作家残雪、格非分别推出长篇新作《黑暗地母的礼物》、《望春风》,几位曾经领文坛先锋的先锋作家近年来频频出版新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残雪、格非、刘索拉、...

  • 不要把诺贝尔文学奖当成对全世界文学的最终裁决——从鲍勃·迪伦该不该获奖

    2017-10-17

    诺贝尔文学奖在设立之初,有两条基本指导原则:“推动文学的发展”和“促进优秀文学家为全世界接受”。然而必须看到,今天的诺奖面临着一个新的使命:重建文学和大众的连接。...

  • 刁克利:为什么今天还读《哈姆雷特》

    2017-10-17

    如果说莎士比亚戏剧是西方文学的一座高峰,《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高峰上最耀眼的明珠。其主题之丰富深刻,语言之绚丽精妙,人物之鲜明生动,皆可做如是观。它创作于莎士比亚的...

  • “孤岛”有其时空界定

    2017-10-17

    上海史上的“孤岛”,常在人们笔下叙及;这是一个时间概念,又是一个空间概念,然而今人未必尽然明其所指,混淆它的时空范围者续有所见。《新文学史料》2015年第3期刊载的《林...

  • 文艺气象焕然一新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延安开幕

    2017-10-17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着时代的风貌,引领着时代的风气。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中国文艺创作活力竞相迸发,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