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该如何?

    2017-10-17

    新世纪以来,“二战”之后兴盛于欧美诸国、在新时期的中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解构性后现代主义思潮,已渐趋沉寂。该如何评价这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的西方文化思潮?其对当代中国...

  • 从风格看李白《草书歌行》决非伪作

    2017-10-17

    中华书局1977年版《李太白全集》卷之八有《草书歌行》一首,是李白赞扬怀素草书创新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它“决非太白所作,乃唐末、五代效禅月(前蜀僧人贯休别号)而...

  • 关于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思考

    2017-10-17

    摘要: 外国文学史的编著是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一代学人的外国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经验的一种总结方式。然而,截至目前,我国虽有为数众多的作为教材的《...

  • 批评共同体的立场、态度和素养

    2017-10-17

    韦勒克曾经强调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批评观念和批评规范,然而,当今时代的文学批评既有当代性,更有历史性。比如,当下有些学者倡导“文学的”批评,既可以看作是向20世纪上半叶...

  • 还是简称“文心学”为妥

    2017-10-17

    吴中胜教授《还是简称“龙学”好》(《光明日报》2016年8月1日第16版,以下简称“吴文”)一文,全盘否认拙文《“〈文心雕龙〉之学”当称“文心学”的几条理由》(2015年8月于云南...

  • 关于孙犁《书衣文录》“手迹本”的一点疑惑

    2017-10-17

    喜欢孙犁的《书衣文录》的读者,大概会注意到百花文艺出版社去年5月出版的《书衣文录(手迹)》(以下简称“手迹本”)。笔者把这个“手迹本”同此前出版的其它版本——比如由...

  • 今天究竟需要怎样的文艺批评?

    2017-10-17

    作为一个热爱文艺批评的人,每阅读一件作品,毎评价一个艺术家,总是抱着敬畏的和尊重的态度。正因为如此,当作品或艺术家的观念与自己相左时,所下判断也就格外谨慎小心,有...

  • 曲中传道最多情——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

    2017-10-17

    编者按: 一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具标志性的符号之一。在汤显祖逝世400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汤显祖,是纪念包括《牡丹亭》在内的古...

  • 说说我们的批评“双打”

    2017-10-17

    ■ 促成一对又一对的“批评双打”的外在条件是:自由的意志、平等的讨论、真诚的对话和互补的思维方式。这一切,应该同时也是80年代文化精神的重要内涵。 ■ 相聚和讨论,成了...

  • 日本学者眼中的屈原及楚辞

    2017-10-17

    楚辞文献传入日本的时间很早。日本学者藤野岩友曾著文说明楚辞已经对七世纪成书的《怀风藻》和《日本书记》等产生了影响。《大日本古文书》卷一《写书杂用帖》载:“《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