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国小说史略》向未来敞开

    2017-10-17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自问世以来,因材料翔实、内容丰富、论断深刻,备受学界推崇。研究者或是从文献学视角出发探讨《史略》版本衍变、文本整理与释评...

  • “大学叙事”繁盛缘由探析

    2017-10-17

    大学是获取新知、探索真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特殊的角色认同,使大学呈现出与日常生活空间不同的“风景”,并激起一代又一代作家的创作灵感,继而形成了林林总总的关于大...

  • 诗歌:回应“现实”与预叙“未来”

    2017-10-17

    “近五年的中国诗歌继续在平稳中推进,在多元中发展,繁荣、多元、和谐、共生是诗歌发展的关键词,以底层诗人为主体的非专业写作成为近年的一大亮点。 当下诗歌问题也并不比以...

  • 纪昀的诗学品格及其核心理念再检讨

    2017-10-17

    摘要: 目前学界对纪昀诗学的评价大体不出儒家意识形态的捍卫者和官方文艺思想的宣传者这一角色定位,未能注意到其诗学话语背后的特定语境及他对儒家正统诗学的重新诠释和改造...

  • 文学经典:在危机中再造

    2017-10-17

    “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二十余年来历久不衰,成为学界乃至全社会的一个“热点”。一面是,重读、改编、戏仿、重建文学经典,一面是质疑、冷落、疏离、颠覆文学经典,在这一...

  • 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体系亟待更新

    2017-10-17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端于五四时期,它作为儿童文学发展的两轮之一,始终与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相伴随,在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对它做出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新的儿童文学理...

  • “歌”与“诗”的跨界与融合——以鲍勃·迪伦为例

    2017-10-17

    去年诺贝尔文学奖被一位流行歌者鲍勃·迪伦摘得,引起轩然大波。喧嚣之后,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分析,一个歌手获文学奖意味着什么?尤其是给中国的文学艺术界带来怎样的启示?笔...

  • 现代日本儿童文学理论中译研究

    2017-10-17

    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日本与中国颇有渊源。从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者来看,鲁迅、郭沫若、穆木天、徐蔚南、谢六逸等均为留日学生,这些学者的儿童文学观受到日本儿...

  • 《文选补遗》体现宋代文章观念

    2017-10-17

    自《文选》问世后,存录一代之文并进而接续《文选》便成为很多总集的编纂目标,为此,以续《文选》之名而编选梁代以后之文的总集经常出现,如唐代孟利贞、卜长福的《续文选》...

  • 也谈文学与书法的关系

    2017-10-17

    《光明日报》2016年9月19日13版刊发了孙学峰先生的文章《文学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作者从文辞是书法的内容、书法的读者预设和书法的时代性等方面,阐述了书法与文化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