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学要顺应当下阅读习惯

    2017-10-17

    坚守传统的作家,也应保持更开放的姿态,通过与读者受众交流来更好地把握时代精神,锤炼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学精品 日前,某网2016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榜单揭晓,把莫言、余...

  • 伟大与卑微——当下文学书写英雄的两种可能

    2017-10-17

    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文学中也需要英雄形象,英雄的精神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不仅来自那些自古至今公认的英雄,同样来自卑微的英雄。 提起英雄,我们会想...

  • 再谈“重建英雄叙事”

    2017-10-17

    “深入生活、沉入生命的写作伦理是最值得珍视的。这样的写作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并出之于创作者不得不发的创作冲动;与创作者的生命体验合而为一,写出创作者观察和理解的整...

  • “文学乌托邦”:理想共同体的思维原型

    2017-10-17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的《乌托邦》已经发表了逾五百年。世界各地关于乌托邦的讨论从未止息。莫尔,一个既忠实于现实又满怀梦想的人,一生充满传奇,跌宕起伏,先后...

  • 中国网络文学缘何领先世界?

    2017-10-17

    中国网络文学,世界第一 被戏称为“野蛮生长”的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人类文学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最新数据表明,我国7.31亿网民中,网络文学用户已达3.33亿,占网民总数...

  • 悄然的生长——文学评论五年印象

    2017-10-17

    “今日的当代文学评论,已然迈入中年——若把80年代视为青春期的话。近五年来,各类文学评论显得更加成熟、老练、有章法,循一定之规,延续既定的学术方向,同时,又在新的文...

  • “新文学”已历百年,我们能否创造自己的“新文学”

    2017-10-17

    一 当你走进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有些细节是十分耐人寻味的。近来读史料,偶然注意到这样一件事:公元1916年到来的时候,当时的《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主编陈独秀曾写了...

  • 宣教化与抒胸臆:明代曲论中的人物批评观

    2017-10-17

    明代曲论是明代戏曲理论形态的总称,其内容既包含系统理论构建,也涵括渗透于戏曲文本中关于人物、语言、叙事等的批评论争等具体理论形态。在浩瀚的明代戏曲理论形态中进行追...

  • 以优秀的作品滋养人提升人

    2017-10-17

    ●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是“视”与“听”的盛宴,更应起到精神提升作用,引发人们的“思”与“想”,触及灵魂,沉淀思想,转化为价值观、世界观 ●在当代文化价值观多元的境况下...

  • 《春水》手稿的中日文学佳话

    2017-10-17

    “十月五日 晴……下午又整理旧报。得《春水》原稿,拟订以赠滨君。……”1939年10月5日,终身都勤于写日记的周作人简略地记下了这么一笔。与其一生日记中无数的风云际会、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