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作家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一些同质化特征:只关注叙事,不关注描写,经常缺乏对具体物质性环境的细致描摹,故事和人物仿佛悬置在没有明显时间和空间特征的真空之中。一些文...
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主体性哲学曾经在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在后现代语境下成为被消解的对象。同样,文学主体性理论经过发酵、确立、论争后,也归于沉寂。进入后现代语境,...
随着生活方式碎片化与写作场域日常化,当下文学创作在“祛魅”的同时,已陷入私人化、零碎化、世俗化的困境,一些作家在回避时代的担当,在逃避价值的守望,或匍匐于日常生活...
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都是文学,都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认识、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尤其是网络文学的...
主持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对话人:白 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评论家)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文艺理论家) 徐沛东(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作者简介: 丁国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文学所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创...
中国作家大都有史诗情结,“文史哲”不分家的文学观念,“艺术性、历史性、思想性高度统一”的经典标准,文道一统、家国情怀、历史主义的叙述偏好,既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和...
“人们忽略了资本和媒体环境形成的诗歌之“伪”和诗歌之“恶”。媒介话语一旦受到追捧成为一种主导性权力,这种媒介就不可能不偏不倚。资本和媒体塑造并规训了这个时代的诗歌...
主持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对话人: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邱华栋(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李云雷(《文艺报》新...
我们的文艺理论只能从我国当今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反映我们的时代精神,在既能体现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又能显现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文学艺术观念方面去努力,才会有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