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老舍、吴组缃与“抗战人名诗”——老舍致吴组缃七封信考释,兼谈人名诗的唱

    2017-10-17

    方锡德 【内容提要】新发现的老舍、王冶秋等作家的书信、吴组缃的手稿和相关文献资料说明,1940年代发生于重庆文坛上的人名诗写作活动有一个发展过程,并在1941年4月达到高潮。这...

  • “室内作者”与20年代小说的“硬写”问题——以鲁迅《幸福的家庭》为中心的

    2017-10-17

    姜涛 【内容提要】本文以《幸福的家庭》为讨论对象,探讨了20年代新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室内作者”形象,即一个苦闷的青年作者,处在幽闭的室内,挣扎于文字之中,想要完成...

  • 知识分子写作与经典意识

    2017-10-17

    在谈论“知识分子写作”之前,我想说明一点的是,如果这个命题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如果撇开“知识分子”本身种种令人怀疑的东西,如果是在最积极的意义上谈论,我愿以我自己...

  • 早期民族融合与古代神话定型

    2017-10-17

    内容提要: 早期民族的融合与凝聚力的形成与古代神话的传播与定型相随相助。上古神话时代是“万邦林立”、“众神并存”的无中心神时代。早期部族经过数千年的交融最后归融到华...

  • 民间叙事传统的转变——从廪君到向王

    2017-10-17

    内容提要: 廪君叙事与向王叙事代表了不同时代土家族民众的文化认同。明清之际,廪君叙事主角逐渐被向王天子取代,而向王叙事中也糅合了廪君的事迹,并大量出现在民间地方志书...

  • 《“新子学”构想》体现时代精神

    2017-10-17

    方勇教授《“新子学”构想》一文10月22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引起学术文化界广泛关注。该文论述了三个问题,我只想就其中“‘新子学’将承载‘国学’真脉,促进传统思想资源...

  • 新世纪文学的新风貌与新走向

    2017-10-17

    ——走进新世纪的考场 白烨 文学在新世纪走过了整整10年。10年的文学之路非比寻常,10年的文学样貌也时移俗易。在我看来,2009年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那么就从200...

  • 关于《摘星录》考释的若干商榷

    2017-10-17

    商金林 【内容提要】裴春芳在香港1940年代《大风》半月刊上发现了沈从文的两篇小说《梦与现实》和《摘星录》。《沈从文全集》第十卷里的《摘星录》原是刊登在《大风》半月刊上...

  • “满盖”的意象与鄂伦春民间故事的文化氛围

    2017-10-17

    内容提要: “满盖”是鄂伦春民间故事中广为存在的意象,它封存着鄂伦春过去的记忆,也传递着这一民族心底的声音。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它以超越的空间和特殊的时间形态,引领我...

  • 话语权威的艰难建构

    2017-10-17

    ——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的叙述声音分析 高小弘 在现代社会,“声音”这个词已经具备重要的文化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受贬抑的、被强制以沉默为美德的社会群体与个体来...